索朗嘉措这边的喇嘛和寺庙一直跟英国方面关系良好,所以这次,他们和行政院一样遭到了民众的唾弃,就连一些大贵族也倒戈相向,一时间声讨英国人和彻查各大寺庙的呼声一波高过一波。
行政院以前就喜欢捧英国人的臭脚,寺庙也不再可信,所以大家把目光纷纷投向另一个声望极重的人,郁楚昂,平林嘉措活佛,对啊,他们还有一位真正的活佛在民间呢。
常平几乎是亲眼目睹着事态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别人不了解这位国师大人,觉得他是一朵出淤泥不染的白莲,可常平却几乎可以肯定,从寺庙主持被烧,到火烧到英国人身上,再到牵扯出各大寺庙和行政院,后面每一步都有着郁楚昂的身影。
只看既得利益者是谁就行了,郁楚昂这一招几乎拉下去了所有人,只他一个高坐神坛,这还不够明显吗?
等常平离开拉萨返回上海的时候,郁楚昂已经稳坐藏区唯一活佛的位子了,他这个活佛跟以前受驻寺喇嘛辖制的活佛可不一样,手下不仅有为数越来越多的卫队,还有着说一不二的作风,在对待英国人的态度上,更是要强硬上太多。
不仅如此,他还深受藏区民众爱戴,就连暑期回家探亲的扎西才仁,提起他来也是一副向往崇拜的表情。
回到上海,常平第一时间去跟郁自安汇报情况。
郁自安坐在办公椅上,手里闲适地转着笔,问道:“怎么样?见到郁楚昂了?”
“见到了,担心国师认出我,所以我只是远远瞧了一眼,国师看起来,比在大楚的时候年轻很多,跟您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在相貌上,跟您有七八分相似。”
七八分相似,也就无怪乎陈效勤一眼觉得两人有亲缘关系。
“其他呢?他最近在干什么?”
常平斟酌了一下,把自己在藏区听到的有关国师的传闻都说了一遍,除此之外,还有在拉萨发生的一应事情,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他觉得跟国师脱不了关系。
郁自安听完嗤笑一声:“你的猜想大概率是没错的,这事绝对是郁楚昂的手笔。”
不过把他留在藏区跟英国人斗智斗勇也挺好的,郁楚昂要是真能大发神威,把英国佬和印度阿三赶出藏区,那也算得上是功德一件呢。
现在大动干戈跑去人生地不熟的藏区对付郁楚昂,根本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不如就放他在藏区慢慢发展,看看将来是个什么结果。
郁楚昂这边的事告一段落,兴国军校第二学期已经开学了,郁自安还筹备着想办一个少年军校,招收十一岁至十五岁的孩子入学,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