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去点个卯再回来,这些日子累的紧,可日日都歇息不了。”
因为是花宴听闻还要作诗,俞氏头一个就说不去,乡君则是因为儿子生病,只有蜜娘一个人去。
本来她以为是平平无奇的花宴,却没想到是给自己的鸿门宴。
这天她去赴宴时,身着鹅黄色扣立领中衣,外穿杏黄色褙子,头上用和田玉雕的水仙花簪子,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
徐氏觉得这打扮太素了,让人拿了一对赤金环珠九转玲珑镯给她。
蜜娘吃惊:“太太,这也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你就拿着吧,一年到头我也没什么给你的,前几日在雅晴那里你也是出了血了,你们才成婚多久,又有什么好东西。这人靠衣装马靠鞍,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个道理想必也肯定是知道的。”
其实俞氏平素打扮和她也差不多,就是侯府的媳妇,也不是人人都打扮的花团锦簇,蜜娘主要怕脱发,因此很少梳高髻,在家打扮就是舒适为主,出去外面才着意打扮。
但这样的花会对未婚女子而言需要浓墨重彩的登台,她不需要艳压群芳,自然就不想这般了。
不过,婆婆给的,她还是接了。
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她没必要故意对着干如何。
她自然是享受不到方惟彦送自己了,这种时候他还要去陆家,蜜娘知道他是为了前途,倒也不怪他。
上了马车后,紫苏不禁道:“怎么大奶奶不去呢?就让您一个人去。”
蜜娘道:“她是听说要作诗故而不去了,但我想哪里就要作诗了,她出自武将之家,认得几个字,但大抵也不是很精通。”
这还是一种保守的说法,大奶奶管着院子的时候,还配了个小厮专门跑腿,些许认得几个字,但应该也只算是粗通文墨,听说还念了白字。
自然紫苏也知道没有哪家奶奶像自家奶奶一样好学,旁人多的功夫不是睡觉都是串门或者是抄个佛经算是顶天了,但是自家奶奶是手不释卷,画画也是每日一张,从不间断。
关键是带孩子的功夫也有,而且从不惯着孩子,把羡哥儿也教的很好。
四奶奶常常说的话是用脑子做事。
带孩子要用脑,平时生活看书也要用脑。
这是蜜娘头一回看到婚后的德音县主,她头发已经梳成高髻,衣着华美考究,凤尾流苏衬的她更是富丽堂皇,很有气势。
蜜娘上前行礼:“见过德音县主。”
殊不知德音县主也在打量她,只见来人一袭杏黄色的褙子,下面配着珍珠白的百褶裙,简约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