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门亲戚,不认也罢,没得叫人笑话。”
沈又容只在一边听,她们说的可比纪琢那三言两语详细多了。惠妃如何与皇帝见面,那翰林院编撰如何升了官,堂姑母家里如何轻狂,都说得惟妙惟肖,亲眼看见了似的。
沈又容吃着鲜枣,兴致勃勃地听。
这件事说罢,老太太忽又谈起淑太妃,道:“陛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登基近一年了,至今不肯给淑太妃封太后。”
沈又容问道:“不是说中秋之后就封么?”
“又不肯了,”杨氏道:“陛下不松口,国公爷递上去的折子都留中了。”
沈又容沉吟片刻,道:“咱们家,出了一个贵妃,我又嫁入了端王府,已是极其惹眼的了,这个时候硬是请陛下封太后,也不知是好是坏。”
老太太顿了顿,也觉得有些道理。齐国公府先前同陛下一派,现在投靠了端王,这会儿更应该撇清关系才是。
丫鬟端了茶,老太太摆手叫她们下去,一面看向沈又容,道:“这件事,你也问问端王的口风,看是怎么个意思。太妃已经是宫中头一个长辈了,封不封太后,倒不大要紧。”
要紧的是沈又容,她一个摄政王妃,可比个太后有用。
沈又容笑了笑,颔首称是。
老太太这里坐了一会儿,外头来人说,端王殿下来了,接沈又容去祠堂给先夫人磕头。
“去罢,”老太太道:“叫端王殿下去你院子里歇歇,过会儿请出来用个便饭。”
沈又容称是,出了这边,与纪琢一道去了祠堂,后又去了沈又容的院子。
院门口还是当初纪琢给题的字。
“你还真的挂上了。”纪琢负着手,看着门口匾额上的字。
“你既给我写了,不挂上岂不可惜?”
纪琢含笑看着她,“你日日待在这院子里,每次从这匾额下头进出,可会想到我?”
何止,有时候沈又容简直觉得这门口就站了一个纪琢一样。
“才不会呢,”沈又容故意道:“我都快忘了是谁写的了。”
纪琢便笑了,笑声爽朗清越,他拥着沈又容一起进了院子。院子收拾地十分干净规整,院中一棵皂荚树,树下安放着秋千。
“这棵皂荚树与东斋的皂荚树是同一年栽下的,至今总有百十年了。”沈又容道。
纪琢道:“这才是你我,缘分早定。”
沈又容还没进屋,先在外头秋千上坐下了,慢慢地晃着,即使满头珠翠,锦衣华服,也掩不住她小姑娘的情态。
纪琢看着她,几乎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