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只要最好的还在,你们这些次一等的就永无出头之日。”
徐缙恍然大悟过后,就是如遭雷击,他第一反应是断然拒绝,可马永成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心神动摇。他说:“怎么,你还真打算在此做一辈子上门女婿吗?”
徐缙比翰林院中的任何人都要想上进,盖因他自觉的尴尬地位。他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可其家世比起震泽先生王鏊,真乃云泥之别。王鏊待他恩重如山,既以女妻之,又为他延请名师,人人都说,如不是王鏊,他绝不会有今天。
可这些人怎么不动脑子想想,以他的天资才华,即便没有岳父,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就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好岳父,那一等的无知愚夫竟把他的所有努力一笔抹杀,将他的成功全部归咎于岳家!
他的妻子也让他不满,虽说妻子出身大家,颇通诗书,可太有主见了,根本没有以夫为天的想法。她一女流之辈,安敢如此,不就是仗着她父亲的官职远高于他吗?王鏊可能万万没想到,自己如此掏心掏肺地栽培女婿,反倒成了升米恩,斗米仇。徐缙也因为不愿在王家久住,迫切地想要飞黄腾达,所以铤而走险。
他在家如坐针毡地等了几天的消息,没有等来李越病重或病逝的讣告,却等来了东厂换帅的晴天霹雳。风光无限的的东厂大太监王岳沦为了阶下囚,其同党包括马永成在内一干人等也跟着全部下狱。刘瑾则取而代之,一步登天,刘公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剪除王岳党羽。这一场腥风血雨,从内宫直刮向外朝。朝野内外,为之悚动。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王岳欺上瞒下,贪污公款。可徐缙心知肚明,是东窗事发了。
他在恐惧之余,难掩嫉妒,都御史戴珊折了三个孙儿,皇上都装聋作哑,可如今李越不过是落了水,皇上就按捺不住杀机。难不成,容貌真有那么重要吗!
容貌重不重要谢丕不知道,但他知道,徐缙怕是要不好了。
王岳下狱的消息一传出来了,他就和父亲谢迁紧急商量。谢迁叹道:“难怪李越有如此底气。比起东厂督主来说,一个吏部右侍郎,的确不算什么。幸好他还能以大局为重,顾念守溪公一生忠义。也罢,你这就拿我的手书去王府走一遭吧。”守溪是王鏊的号。
谢丕躬身领命。可想而知,王鏊在看到谢迁亲笔书信时那种极度的愤怒。他本是想为长女择一有资质的寒门子弟,以便保女儿不受夫家欺负。谁知,竟然引狼入室。王鏊怒道:“如不杀此孽畜,老夫还有何颜面立朝为官?”
语罢,他就要开祠堂,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