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命令,张知府也会全力以赴的,这关系到他自己的身家性命。张知府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前方的战报,赵衍荪的战报贯彻了清朝战报的一贯特点,说的非常笼统,对于第一次接触战就损失了近两百人的事情闭口不提,只是告诉知府大人他现在已经攻占了轱辘山。
说轱辘山上的土匪已经望风而逃,匪首杨小林虽然没有捉住,不过他已经咬住了这些土匪,正在全力追击,相信不日就能全歼他们。
知府大人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心中很清楚这份战报没有多少可信度,看过之后一点底气都没有。
师爷在旁边观察着知府大人的脸色,一看就知道张大人这一趟可能并不顺利。
“老爷,上面怎么说的?”
师爷,是知府最信任的人,否则也不会把出谋划策的重任交给他来承担。所以在师爷面前,张知府没有丝毫隐瞒,深深的叹息一声:“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要麻烦。那帮俄国人借口杆子屯的事情停止了撤军,增祺将军对此非常恼火,他就快要用鞭子抽我了。他已经写好了奏折,把整件事情回禀北京的老佛爷,咱们要是在老佛爷的旨意下达之前把那帮土匪抓住,还有个回旋的余地。若是抓不住,老爷我这吃饭的家伙可就保不住了。”
师爷的神情也非常严肃,他是靠知府大人混饭吃的,知府大人如果倒了,再找一个东家不是容易的事情。
想了一下说道:“大人,我觉得剿灭土匪一事光靠赵衍荪可能不行!那家伙是老油条了,他不可能为您卖命的。”
张知府点头:“这我也知道,只是现在不指望他,我还能指望谁?”
师爷凑上前来:“老爷,现在奉天附近有许多民团,这些人比那些老兵油子可好用的多,只要老爷许之以利,再找到得力的干将领军,定比那赵衍荪强出许多来。”
俄国和清军打仗的时候,许多清朝部队一触即溃,他们跑是跑了,不过却对沿路的村寨大肆劫掠。还有一些士兵干脆当了草寇,那些村寨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大多组织青壮年拿枪抵抗。这些人是在保卫自己的家乡,所以虽然武器不如清兵,打起仗来却非常勇猛。
张知府是知道这一情况的,听师爷这样一说也觉得颇有道理:“只要老爷我这乌纱帽和吃饭的家伙能保住,要钱不是问题。只是哪里来的领军干将?”
师爷一笑:“我听说奉天就有这么一个人,他手下的民团有两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为人也十分仗义,深得奉天百姓乡绅的拥戴,若是大人请他出马,当能成功。”
知府的眼睛亮了:“那人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