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汝瓷高差不多7.2厘米,口径在10.2厘米,整体造型是带双耳的一件弧形大缸……
这又是一件萧章叫不上名字的汝瓷器皿。
一旁的工匠师傅拿着汝瓷笑着说:“这件叫做汝瓷天青釉双耳渣斗!”
“这件双耳渣斗为大口,宽沿,深腹,是属于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釉汁莹润,随着光而变换,属于珍稀的汝瓷之一。”工匠师傅解释道。
萧章点了点头,这件汝瓷当真是让自己开了眼界。
“想不到师傅您的手艺汝瓷精湛,真是佩服!”萧章点着头说道。
“这些不算什么,我这一窑之中,最让我满意的是这件!”工匠师傅将双耳渣斗放在一旁,然后从窑内拿出一件汝瓷盘。
“这件可是我的真宝贝,你看看。”工匠师傅笑着说。
萧章接过来一看。
顿时眼睛一亮。
太精湛的手艺了。
这应该是一件汝瓷丹凤朝阳盘!
直径在21厘米左右,高度仅仅2.5厘米,萧章翻过丹凤朝阳盘,看了看盘子底部。
这件丹凤朝阳盘是裹足支钉烧的汝瓷器皿,底部留有支钉垫,萧章微微一用力,将丹凤朝阳盘之下粘连在一起的支钉给敲了下来。
随后在丹凤朝阳盘的底部留下了三点芝麻大小的香灰白色支钉痕。
这件丹凤朝阳盘满釉支烧,细纹开片,釉色呈淡青色,素雅清丽,看上去就有一种素雅清逸的美感。
再看其盘内部,雕丹凤朝阳纹路,凤尾呈圆形围绕凤身。
因为不像是在鹅颈瓶上可以自由发挥凤的体态。
在这件盘子上就必须规定其盘子的圆形定位,既要将凤图腹稿设计的合理应当,又要保证其凤纹灵动,神乎其神。
所以这是非常难以掌控的一件汝瓷。
萧章的目光一直盯在这件丹凤朝阳盘上,可以说被这古宋汝瓷的高超记忆给完全吸引了。
真是难以想象,这延绵汝河百里,处处炉火连天,随便一位烧瓷师傅烧制的汝瓷竟然如此突出!
还是说这一条汝州河两岸,所有的工匠师傅都是这般技艺?
若是这样的话,那宋代的烧制汝瓷的水平得达到什么水平?
最起码要比现代的烧制水平高出一倍不止了吧!
现代汝瓷虽然烧制数量多,传播面广,但是却在工艺水平上完全没有达到古代汝瓷的标准。
萧章不仅感叹了一下,古人的智慧结晶,却没有完美的传承下来。
这断档的几百年当真是让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