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有人说着元代景德镇釉里红根本不算是釉里红……”
“这你也小心眼,这都过去了,釉里红是一门技术,和颜色无关,我们传承的和保护的是这门历史悠久的技术,这才是重点!”萧章悄悄的上了一课。
“你说的对,走吧,我们一起过去看看,我看你对釉里红也有些了解啊,要不要一起帮我看看,把把关?”陈南山笑道。
“把关没问题,釉里红我虽然不会烧制,但是看一看还是没问题的。”萧章点着头说道。
“这批釉里红都是从别的窑口买来的,订购之后烧制完就送过来了,但是你也知道……”陈南山叹口气。
萧章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这釉里红的最大特点不就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么,因为釉里红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而正是因为铜的原因,也导致烧制的成功难度大。”
“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那我们这就过去,将这批货收了之后,我们也去吃饭。”陈南山说道。
这近些年釉里红瓷器的需求量还很大,但是烧成率非常低。
这就使得反而价格给弄起来了。
但是价格起来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量依旧是少,成品率还是低。
所以现在很多釉里红的货里面还有很多残次品,这就需要精心审核挑选。
一旦眼力不过关,这就只能认了。
而且这釉里红还很特殊。
因为这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
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非常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
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
或者干脆就退色了,纹饰也不连贯。
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匠人们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
而且当时的元人尚白色,而汉人尚红色,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包括现在也是一样的,釉里红的烧制数量就是迟迟上不来,而古代的存留量也少之又少。
“我们到了。”陈南山说道。
萧章点了点头,看了看前方一排工人带着这大箱子。
这里面应该就是这次陈南山家中准备收的釉里红成品。
说实话,萧章现在脑海中是有着釉里红的资料的。
但是萧章目前还真没见过釉里红的样子。
而且就算是看过,现在也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