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功夫也不是白费的,小意侍奉下成功由王良媛变成了顺嫔,在后宫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妃嫔本着修复关系的原则,邀请王湘到各处游玩,王湘也是来者不拒。
拖到了七岁,才将李灵儿迁到乾东所。王湘拜会了姚诗,请求她帮忙照看女儿,姚诗自然应允,不过是让李旷每旬去个两三次,爱护兄妹罢了。
江又晴在钟粹宫内陪乐安解九连环,看着她自己解,遇到不会的就握着她柔软的小手一步步往下解。
“这样,再这样,就好了。”江又晴将缠绕的玉环理顺,收获了乐安惊奇的眼神。
到下午昭文帝来的时候,乐安刚好休息好,也有精力做一些昭文帝认为有意义的事,比如念书。
因为乐安只快三岁,并不要求背诵理解,从小听惯了的缘故,乐安并不反感。这在昭文帝的眼中就是此子肖他,更乐意在乐安上花费时间。
“前天讲到哪里了?”昭文帝拿起一本书翻看。
“是《论语》中’子贡问曰’那里。”乐安记得,江又晴在她面前念叨了许多遍。
“是,没错。”昭文帝知道乐安有些印象,声音轻快,“来继续。’子贡问曰:“有一言……”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遇到事情要换位思考……”
江又晴坐在旁边为父女俩斟茶,乐安还是有些理解不了昭文帝的意思,但昭文帝也不在意,继续讲解自己的理解。乐安是个很好的听众,即使不理解,思想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面上仍然像是在认真听,道行浅在江又晴和昭文帝眼里一览无余,但两人都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这反而成为昭文帝认为乐安和自己相似的又一例证,沉的住气,可看大才。
“……当你‘成为’对方,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害怕什么,底线在哪里,就可以循序渐进,通过包装也好,其他也好,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好像……”
这讲着讲着,昭文帝就从士子所理解的含义偏向了自己是如何使用这些道理的,从“受于人”的臣子理解转换为“治人”的君主,短短的一句话引申为考察臣子、选任贤能的做法,之中细微处的转折令人生畏。
每当这个时候,屋里的奴婢都退了出去,江又晴做到一边翻看茶经,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昭文帝说的话,等到两人告一段落,江又晴再上前端茶,昭文帝和乐安结束学习,一起玩一会。之后或者吃饭或者不吃,就寝在何处,江又晴一概不问。
对于昭文帝的教学,江又晴乐见其成。这种培养下来的孩子,至少能过得不错。孩子这么小讲的能记住的不多,但是多少是个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