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才没听过,阅卷时也不好意思问旁人。等考生取中,考官还暗搓搓去请教对方典故出自何处?结果考生很坦然地说都是编的,把考官惊得半死。
不过此乃个例,一般考生哪儿敢去试探考官的学识水平?
当程岩和其他考生一样都在审题时,庄思宜却已飞速打好了第一篇腹稿。
若说三场考试庄思宜最喜欢哪一场——当然是考策问了!尤其是问时务的。
他自六岁起便被庄敏先养在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对政事自有一份敏锐,而且就像本能一般,面对策问,他总能条理清晰地摆出主张,列出办法。
庄思宜策文作得飞快,就跟不需要思考似的提笔就来,等到次日清早,他已将五道策问答完。
尽管一夜没睡,庄思宜却无半点困意,反而十分兴奋,恨不得再写它十道八道!
只可惜考场上没机会给他舞,庄思宜又细细琢磨了会儿,觉得草稿已改无可改,这才躺下歇息。
大白天的,居然有人在睡觉?
巡考数次经过庄思宜的考舍,对这一位考生可谓印象深刻,当然了,并不是什么好印象。
二月十七,午时,三年一科的会试结束。
当天,十八位同考官并四位正副总裁开始阅卷,但事实上,试卷的黜落却早已开始。
文字失格或犯讳者——黜。
未按时完成规定题目者——黜。
涂抹过多者——黜。
不具草稿者——黜。
……
零零总总,诸多规矩,等卷子到了阅卷官手中,已是经历了一番筛选。
一连八天,考官们吃喝拉撒睡都在贡院中,且阅卷时有规定,为了防止交通舞弊,各房考之间、内外帘官之间不得往来。
不过后一条基本形同虚设,各房考不但在评阅过程中频繁往来,有时遇见了答得好笑的卷子,还要到处串门儿八卦,就差抓把瓜子嗑了。
除此之外,各房之间还少不得一番明争暗斗,因为被取中的士子与房官也有师生之谊,谁都希望自己这房多点儿人杏榜题名,要是再来个经魁什么的就更好了……
在这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中,转眼就到了二十五日。
诸位考官齐聚一堂,从第十九名起,由副总裁将选出来的试卷编号填入草榜中,再由外帘官送来墨卷,对比朱卷无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