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绿白茶树的培植。
陆秀明言而有信,一旦答应了就非常尽心,而普山县的县令不敢违背程岩的命令,也竭力配合。
普罗山上的村民在听了县衙书吏们的宣讲后,大都明白了此举的意义,尽管还是有懒货的存在,但更多人都愿意积极参与。
短短时间,普罗山上最适宜绿白茶树生长的区域已被开垦出大片土地。
程岩每次去“视察”,都能见到陆秀明瘦小的身影挤在人群中大呼小叫,看起来十分有精神,完全可以再战一百年。
这天,程岩和庄思宜刚从普罗山下来,两人找了间茶社休息。
闲谈时,忽听隔壁桌有一青年道:“真的,我都去看了,海边确实长出了稻谷!”
程岩一愣,脑子里顿时闪过点儿什么,注意力也不免被拉走。
细听之下,原来是有人在百川村的海边滩涂发现了几株高约五尺,形似芦苇却结穗的植物。有村民好奇地将植物带回家,却发现这竟是一株野生稻谷,稻米色近胭脂,煮熟后口感较涩、偏硬,类似糙米。
可百川村的海边常年被海水浸泡,根本不可能栽种稻谷,因此其他人都不信青年的话。
程岩拧眉,百川村不就是涠县的一个村子吗?而涠县恰恰正是曲州另一个下县,因为县中大多村落靠海,三十多年前时有倭国海匪从此地登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久而久之,县中人口大量迁移,原本还算繁华的县城渐渐破败萧条。直到二十多年前朝廷下令禁海,县城才重回安宁,但之前十年动荡已伤了涠县的根基,一时间很难恢复。
程岩原本想等普山县培植绿白茶树一事步入正轨,再着手涠县的治理。毕竟涠县与普山县不同,它靠海近海,环境优越,等朝廷开放海禁后机会必然不少。
但他此时听到了青年的消息,隐隐觉得耳熟,总觉得其中隐含着一件关键之事,可他想遍前生也想不起来。
“阿岩,有事吗?”庄思宜见程岩眉头紧蹙,关切地问。
“我在想那几株稻谷。”
庄思宜笑道:“阿岩还真信了?海边的土地盐分极高,怎会生稻谷?而且你没听他们说,那植物竟同时开花、结实、抽穗,这怎么可能呢?”
程岩正欲分辨,突然,他脑子里划过一线灵光,猛地从位置上站起来。
海边、盐分、稻谷……他终于知道熟悉感从何而来,正是来自宅男记忆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