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思宜低低笑了两声,“哪里比得上岩岩,就比如,我至今也不明白你为何会请曦岚作序?曦岚兄虽有才学,可名声不显,对《茶经》造势似乎并无益处?”
因为胡曦岚是留名后世的大儒啊!
但程岩显然不能说实话,只敷衍一笑,“天机不可泄露……唔。”
等一吻结束,程岩笑道:“跟你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庄思宜:“不是天机不可泄露吗?我帮你封嘴啊。”
程岩:“……”
两人就这么腻歪了半天,一直到庄思宜头发都干了,程岩才想起要帮庄思宜擦头发的事。
然而这夜以后,不论是《茶经》或是绿白茶,都渐渐有人议论,半月之后,京中几乎人人得知闵省曲州府出了一种奇茶,只是大多人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同时,他们也知道了翰林院某位大人和友人同著了一本《茶经》,乃是由云斋先生以及建和三十九年的状元、探花,还有位不知名的隐士一齐作序。
如此声势下,皇上自然有所耳闻。
不日,关庭献上原本抄录的《茶经》,皇上下旨由皇家书坊刊印此书,而绿白茶,也正式被选为贡茶。
如此,《茶经》和绿白茶名声大噪,更引人追捧,最早的几十本雕版《茶经》早已被炒出不菲的价格。不过起初,大多人在意的只是《茶经》中列上的几个名字,然时间一久,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茶经》本身的内容,方才明白此书之妙,更理解为何有如此多的“大佬”为其作序。
此后,《茶经》里记载的烹品煮器都渐渐盛行,民间亦有更多人开始培植、产制茶叶,茶文化也在安朝达到了顶峰。
而《茶经》的原本一直收藏于大安皇宫,后毁于战乱,让无数人扼腕。好在民间存有《茶经》者众,仍有一部分流传下来,其中一本雕版《茶经》被收录于后世最大的博物馆中。
这本《茶经》被后人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乃是全世界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介绍茶的著作,后世诸多与茶相关的著作都以其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先后译成多国文字。
至于《茶经》的作者陆秀明,也如他所愿以“茶仙”之名万古传世,只是后人大多有些误会,竟将《茶经》另一位作者阮小南封为“茶圣”,这一仙一圣,从此锁了……
作者有话要说:
阮小南:exm??我跟个文笔恶臭的糟老头子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