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等到了天黑也没见着要等的人影,于是一路摸了回去,当时要不是赵瑜将人救回来,谁也不知道大半夜的山道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此,赵瑜不仅对简冬有救命之恩,而且因为将他从外面背回了镇上,被人看到了名声也有碍,书生简冬不得不娶了这位救命恩人,后来便有了简乐阳和简乐远这对兄弟。
见赵外公又第n回提起自己女儿的“光辉事迹”,华大夫没好气地说:“胡说八道,阳哥儿才多大年纪,哪里就愁嫁了?阳哥儿别听你外公的,有什么想法让华爷爷帮你参谋参谋,就算看中什么人,得迂回一点,你娘的这点手段,真当你爹那个书呆子一点看不出来?”
好嘛,简爹在赵外公眼里是小白脸,在华大夫这里则是书呆子,貌似区别也不大。
简乐阳和简文远噗哧笑,他们也觉得他们爹和娘之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少有的恩爱夫妻,也就他们娘自以为瞒得好好的,在他们爹面前小心翼翼地遮掩着心思,让简乐阳总忍不住想要戳穿。
不过简乐阳也无奈了:“华爷爷,你都说了我不愁嫁,那还急什么?等到了那一日,我肯定找华爷爷和外公参详参详。”
“还有我,还有我!”简文远积极彰显自己的存在,哥别忽略了他啊。
简乐阳伸指弹了弹他脑门,看他委曲地捂着脑袋,才跟外公与华大夫说起他这几日的感受,温度比以前几年同期高不说,降水量也少,河里的水位下降得厉害,地也干涸得很,种种迹象都让人没法乐观起来。
刚刚说笑的赵外公和华大夫,立即表情严肃起来,华大夫基本待在镇上,对外面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但天气炎热还是清楚的,这段时间生病的人也比以往多了,他捋着胡须问赵外公:“你常在外面收猪,外面的情况怎样你该最有数的。”
赵外公摸脑袋说:“阳哥儿没说我也没多想,最近收的猪不及以前的肥,而且有的人家想把病猪往我这里送,被我骂了回去。外面的地确实干得很,庄稼没精打采的,收成肯定没往年好,看来我们得多存点粮食起来,阳哥儿,你们家今年收的粮食就不要往外卖了。”
“那水呢?”简乐阳问,粮食好解决,而且最好的藏粮地方不是家里,而是山里,凭他一个人就能解决,可水的问题很严重,地顾不上了,但人得喝水。
“赶紧回去挖口水井,再想办法弄个藏粮食的地方,你们住的地方也该修修了,至少将院墙修修结实。”赵外公很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