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来简家的外孙继承了孙家,等将来老三出人投地扬眉吐气,谁还记得今日的一切,还有谁敢瞧不起他简家?当三十多年前有人将这样的机会送到老爷子面前时,老爷子心里就产生了魔障,生出了执念,坚持了三十多年,又哪可能说放就放下的。
炎热的夏季过去,永安村便迎来了这一季的农忙,经历过去年的旱灾和冬日的雪灾,这季总算迎来了令人喜悦的丰收,不过永安村最受瞩目的则是简乐阳家,看他们家稻田里活蹦乱跳的鱼,大家纷纷猜测,今年简家一亩地能多增加多少收入,看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就知道这产量不会太低,何况还有鱼呢。
简乐阳早联系好了人手,将鱼从田里捞起,装进盛了水的大木桶里,一车车地运送出村子,卖家也早联系好了,有送往品香楼的,还有送往县里酒家食肆的,让村里人看得羡慕又眼红,也有人家象征性地给点钱,拎走几条鱼回家尝尝,吃起来这味道一点都不差田里的鱼捞完,水放干,晾晒了几日后,请来的短工就拿起镰刀下地了,别人家也是忙得热火朝天,但依旧分出精力关注简乐阳家的情况。
余有才父子带着短工终于将地里的粮食全部收完过秤,将亩产量告诉了主家,不过旁边也围了不少关注的村民,竖起耳朵听这一结果,看堆放在这里的份量,以及颗颗饱满的稻子,其实不用这个结果他们就想下一季跟着简乐阳一起种稻养鱼了。
简乐阳一听结果笑道:“这产量比去年这时候要高出一些,不过去年这时候已经旱上了,比平时减产也是有的,所以算不得有多大增产,今晚就尝尝新米,看味道怎样。”
“哎呀,阳哥儿你要求也太高了,你不能光看稻子的产量,不把鱼算进去啊,你快告诉我们,你这一亩地光鱼就能卖上多少钱了。”没有减产,对大家来说就是个天大好消息,这等于鱼的收入完全是额外的惊喜了!
简乐阳回道:“保守一点,一亩地的鱼能卖上一两银子左右的样子。”
明知道收入不可能低,听到这价钱时大家依旧激动得抽气,纷纷将简乐阳和余有才父子俩围起来,问这养鱼的法门,这还等什么,当然要养了,反正稻子又没收少,不过是多花些时间侍候田里的鱼而已。
简乐阳留下余有才父子跟村民们讲解,自己则跑去两个庄子上看看情况如何,两个庄子里的水田都养上了鱼的,也更能看出产量与效益。简爹和简娘挥挥手,让阳哥儿尽管忙自己的事去,能将稻田养鱼的方法推广开来,绝对是造福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