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调查下来,光是被即刻问斩的就有百数。
而事发两郡官场大洗牌,两郡总计二百三十名朝廷命官,当日时序亲赴,就带回了一百余人,剩下的也被接连收押待罪,时至今日,尚在官位上的不足两位数,还全是贫困村县的县令。
只因他们管辖之地实在贫寒,如何也榨不出油水来,才被当地郡守排除在利益链外,而真正清廉公正的,早被以各种名义陷害。
大朝会上,时序将两月调查结果一一道来。
这些日子里,多少人曾说他心狠手辣、滥用职权,到头来,被他审讯处刑的,无一无辜。
倒是刑部误押了一位京官,经时序发现得以释放。
也亏得时序发现及时,那位京官回家后才知老母因他忧心成疾,但凡他再晚回一日,恐就要撒手殡天了。
而时序不仅替他洗清冤屈,还替他找来御医,救其母于危及。
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个被问罪的,皆有明确罪证在上。
随着时序话落,只见朝臣尾列站出一人来。
那人约莫四五十岁的年纪,因在牢中受过刑,面上还带有未痊愈的伤疤,而他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稽首大拜。
“臣——自入翰林,至今已有数十年,十年来恪守先训,不敢称清廉,亦不曾受半分不义之财,今受奸人陷害,枉入牢狱。”
“多亏陛下英武圣明,多亏掌印明察秋毫,救臣于水火。”
“陛下之大恩,掌印之大恩,臣没世难忘,唯衔草结环,以报陛下、掌印相救之恩。”
陈情这人叫高之树,乃先帝时期首宰弟子,而前首宰素以清廉闻名,辞世时先帝亲至祭奠,才发现其府上清贫如洗,吃的是糙米,穿的是麻衣,一应吃用,甚至比不上寻常百姓。
而作为前任首宰的弟子,高之树更是将恩师品德践行到底,入仕多年或无大建树,但论清名,那是在天下读书人之中都有名的。
百官不知是何人将其构陷,对他的说辞却也无法质疑。
自然,他说“掌印明察”,那也是真真切切的。
一时间,诸多复杂目光从高之树和时序身上略过,更有人想起夜间对司礼监掌印的唾弃,不禁暗生愧色。
这日之后,涉案两郡重派官员,而所有与贪污一案有牵扯的官员,一律从严从重处置,京城午门外的血厚了一层又一层。
原本皇帝还要追究广陵王的罪责,可不等钦差抵达广陵郡,前方急报——
广陵王反了!
广陵郡地处大周腹地,左右皆是富庶之地,若当地战起,无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