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年赖茅酒嘛,两年后更是放出豪言,说已经升值到1500万元一瓶。
到时他林三七拿一瓶出来,打对折,750万一瓶,有没有人要?
想到这里,林三七回过神来问道:
“袁厂长,这1935年赖茅酒你们有多少存货?”
旁边的仓库保管员代为回答道:“领导,我们现在存货也不多,只有300瓶。”
袁厂长赶紧解释:“林院长,这都是解放前的私人酒厂存货了,300瓶的确不多,不过其他年份其他品牌的茅台还有很多。”
300瓶还不多?够了够了,足够了。
林三七心中狂喜,就算你按750万一瓶,300瓶加起来理论上也有20多亿人民币呀,发大财了好不好?
林三七又想起了之前他送给都医科大学几位院长的1953年份车轮牌茅台,这可是价值150万一瓶呀。
“袁厂长,这个我再问一下,解放后1953年产的车轮牌茅台,现在咱们还有多少存货啊?”
仓库管理员非常机灵,快速跑到其中一个山洞,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瓶酒。
“领导,您看看,这是不是您要的1953年的金轮牌茅台?”
林三七拿过来,打开包装纸,露出里面的土陶瓶,这种瓶子以黑黄酱釉外观而闻名,瓶身上还印有麦穗、齿轮和红星组成的“车轮牌”标志。
除了瓶子新一点外,其他跟他之前送几位院长的茅台一模一样。
林三七内心这个狂喜啊,心想两个时代,这茅台酒的发展历程还是一模一样,幸好幸好。
“请问这位同志,你们这个53年金轮牌茅台现在有多少瓶存货?”
这位仓库管理员想了一下,不确定说道:
“这是8年前的产的,存货还是有不少的,算一算的话,起码一万瓶总是有的,那边的山洞里占了一半呢。”
这时候在旁边的周领导已经看出来了,这位小林院长是懂茅台的。
虽然他不理解为什么这位年轻院长为什么要指定这1935年和1953年两款茅台,但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特殊意义,从对方的笑容中可以看出,肯定非常喜欢。
喜欢就好,喜欢就能推销出去,换成宝贵的外汇,盘尼西林。
其实周领导也有私心,这茅台酒又不是他个人的,存放在这里,便宜了以后的领导。
在中央已经点头同意的前提下,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了他周玉山,把茅台全部通通卖出去,换回来的美元、盘尼西林,那可都是他的政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