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部。
后面一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分辨不出来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难道他赖在卢家湾不走,是想被推荐去上大学?可是卢家湾有推荐名额吗?
众人面面相觑,咱都不知道啊!
……
陈凡终究还是没回知青院,在广播室睡了个午觉醒酒,还来不及走,便被杨书记、张队长他们拉着一起上了大堤。
一行人顺着大堤往北走,眼睛都盯着不远处的滔滔河水。
陈凡看向河对岸,眉头微微皱起,“这个河面有多宽?”
张文良随意看了一眼,说道,“这里是中段,算是最宽的位置之一,去年水利所的人还测量过,568米,比进水口620米窄了一点。”
他说着指向最前方,“前面拐弯的地方,就1队和12队那里还要更宽,好像是598米吧,还是589米,记不清了。不过你们6队那一段就比较窄,只有400多、不到500米。”
旁边肖烈文将双手背在身后,手里还攥着烟杆,轻声说道,“这条河也算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在9队那里有条岔口,河流宽度和这里差不多,可以直通长江,然后再顺着江水,直达云湖和孤峰县城,只是比起走陆路,要绕一个大圈。”
他说着将烟杆拿到身前,一边装填烟丝,一边说道,“像这样的河流,在孤峰县还有3条,每条都分出两三条分流,分流河就窄了些,只有一两百米。
这些个支流、分流,再加上长江干流,都是重点监测对象,每年发大水的时候,孤峰县可以说是泡在水里面,危机四伏,所有河流两岸的社员都要上堤执勤,一点都不能疏忽大意。
要不然,一个地方决口,源源不断的水灌进来,淹的可不是一小片,而是整个公社,甚至是几个相连的公社,到那个时候,个个都要变王八。”
张文良早已经醒了酒,他摘下草帽抹了把汗,也不戴回去,直接拿着扇风,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一里地一个棚,民兵连是主力,但是只靠民兵也不够,一个棚里面最少要2个组轮换,一组值白班一组值夜班,一组3个人,那一个哨棚就要安排6个人,整个大堤围半圈、足足有一百多里,少说也要安排7、800人上堤值守。
哨棚年年建、年年拆,前段时间忙双抢,这两天又在建小水塔、埋水管,还没来得及建哨棚,还好今天上午小水塔已经完工封顶,下午歇半天,明天一天时间,必须要把哨棚建好,后天我才好去县里卖鸭子。”
陈凡刚想问为什么不建永固哨棚,他记得小时候上河堤,看到的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