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算是给科考优胜者的一项福利。
而这个时代,科考制度都还没有完善,这项制度自然也就还没有形成。
大周朝廷初期,税法基本上是租庸调,以人口税为主,此时已经改为了两税法,主要收田税和户税,以夏秋两季上交。
也就是说,大周王朝中后期,税收的主要对象,已经变成了田税。
在这个时候,摊丁入亩难度不大,或者说阻力不是特别大,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按照户税收税,而不是按照人头收税了。
最多,也就是把户税,摊进田税里。
而杜谦问的这个问题,才是正中要害。
官员,士绅这些将来很可能占据大量土地资源的阶层,要不要缴纳田税?
李云没有直接表态,而是问道:“你们觉得呢?”
许昂二话不说,直接开口道:“当然要收,如果跟官员沾边,就不收田税,最多三四十年,天下田地恐怕十有八九,都会落到官绅手中。”
姚仲低着头,没有表态。
而杜谦认真考虑了一番之后,开口说道:“我觉得,这个事情先不要明确,等将来我们大势将成,确立朝廷之后再明确这个事情。”
“这样,才不会成为天下公敌。”
李云扫视了一眼三个人,笑着说道:“土地,赋税制度是相当敏感,也是相当重要的制度,三位将来,自然都是官绅贵族阶层,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会上心,不过我这里跟三位透个底。”
“不管咱们能不能建立大业,将来至少在我李某人治下,土地田产将不会再有从前那么要紧,你们也不必这么紧张。”
身为另一个世界的灵魂,李某人将来,一定是要着手改造这个世界的,哪怕他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动手改造这个世界。
他现在的金陵文会,已经在考农事,将来还要建立专门负责农事的衙门,来提高农业产出。
粮食只要够吃,再加上严格管控,重要性就会相对减弱。
而且这个时代,几乎是一个完全由小农经济构成的时代,李云的金陵工坊,已经建起来许久了,将来他是要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工业的。
哪怕只是手工业。
除此之外,还有商业可以做文章。
将来,一部分税收,要从农业税收,转移到手工业以及商业上来。
所以这个时候的土地制度,要更易的根本一些,为将来的改造计划,夯实基础。
三个人都可以说是聪明人,但是也不太能懂李云说的话,不过他们都绝对相信李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