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盐贩子!
那些家伙都是大盐枭,以巴江的不同支流,划分为三股势力,各自占据水运通道互不干涉。跟大明村长期合作的私盐贩子,就是这些盐枭的下级分销商。
仅三大盐枭,就带着一千多兵来入伙。
当李宝离开巴州地界时,已经增兵至九千人,算上随船运粮的民夫,总兵力达到一万三千。
他们顺着巴江,从达州的边缘地带经过。
隶属夔州路的达州太守,对此假装没看到,只派兵去堵住峡门口。有山川险要阻隔,只需几千兵驻守此口,再多贼兵也无法威胁达州。
就这样,李宝的上万部队,大摇大摆从达州路过,没有遭遇任何袭击,反而有几股山贼和水匪来投靠。
更前方的渠州太守,自知无法抵挡,带兵撤至广安军。
名义上,广安军有大量驻军,甚至还有少数禁军存在。但渠州和广安军的部队汇合,总兵力也就八千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临时招募的。
盐枭庞定子主动请缨:“将军,我去招降官兵水师!”
“让我去,我认得他们。”
“我也认得,保证招降过来。”
另外两个盐枭,分别叫邱善水、李江,纷纷请求揽下此活。
李宝说道:“你们三人一并过去,若能招降,都记一功。”
三个盐枭是带船来投的,大船数量不多,以运盐小船为主。
他们带兵逼近,官府的水师也来迎战。
庞定子、邱善水和李江,同时让部下摇动旗帜,这是私盐贩子之间的暗号,平时都用来传递消息躲避官兵。
官兵水师当中,既有跟私盐贩子合作的巡检兵,也有临时招募的私盐贩子和渔民。
他们看到旗帜打出的暗号,纷纷停下思考得失利弊。
是选择投靠义军,还是继续做官兵?
私盐贩子很快做出抉择,纷纷调头冲向巡检兵。
巡检指挥齐公魁,见状大惊失色,连忙喊道:“莫要攻来,我愿从贼。快……快快摇旗,投降了,投降了!”
广安知军和渠州知州,看到江面上的战斗,全都陷入沉默当中。
刚刚开打,他们的水军就没了。
刚刚投降的巡检指挥齐公魁,为了立功主动献策:“城内有盐商,我与他们相熟,可射书让他们做内应。官府一直在涨盐税,又滥发盐引,这些盐商平时也卖私盐。巴州盐枭的私盐,很多就是他们卖过去的。”
“很好,便用此计。”李宝从善如流。
私盐贩子们抬着倒扣的小船,一路摸到城下,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