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张锦屏就跑去严大婆那里,把爆米做法献给老夫人,接着又邀请几个官员家眷做客。
当朱铭带着全家前往襄阳时,爆米已在汉中的上流社会传开,并且迅速向中低层家庭传播。
普底层百姓吃不起红,那就不拌呗。
反正玉米价钱便宜,穷人家的孩子,终于多了一种零食吃。平时若是嘴馋了,便让娘亲抄一些爆米,立即就有了幸福的童年回忆。
事实上,宋代就已经有爆米,是用大米制作的。官名孛娄,俗称糯米,最早记载于南宋初年。
官船东行,路过洋州停靠。
这里的大族得到消息陆陆续续前来拜见,而且自动排出先后顺序。
郑岚拖着年迈之躯作揖:“不才老朽,拜见大元帅!”
朱铭亲自搀扶,笑着说:“阿翁不必多礼。”
这老头顺势站直,笑得脸上起褶子,还故意朝其他几族瞥了瞥。
闵文蔚随即作揖:“在下闵文蔚,拜见川峡大元帅阁下!”
朱铭点头示意,又问:“闵兄弟(闵子顺)还未归乡?”
闵文蔚说:“回禀大元帅,俺那侄儿被编管去了广南,朝廷虽然答应放人,但至少还得一个月才能回来。”
“回来之后,定有重用。”朱铭许诺道。
闵文蔚闻言大喜,试探道:“如今各地官学皆停,民间书院也学子渐少,不知经略相公何时恢复科举?”
“三年之后。”朱家父子已经商量好了,而且很快就要对外公布。
现在朱氏治下的官府,多用大宋旧臣和积年老吏。
积年老吏比士子更吃香,因为工作可以直接上手。但也有缺陷,贪污现象比士子更严重,全是一些回锅老油条,能利用各种漏洞伸手捞钱。
年轻士子虽然没有从政经验,可相对来说还有一些理想抱负。从整体而言,不似积年老吏那样大规模贪污。
朱国祥已经设立督察院,愤青陈东担任都御史,负责纠察各种贪污渎职现象。
从去年到今年,判处死刑的贪官当中,有七成以上出身积年老吏。
接连处死十多个,流放到川南四十多个,其中有四个还是府幕官、县令级别的。
每处死或流放一人,朱国祥就以公文形式,把案情发给各府县衙门。现在贪污之风终于有所收敛,至少不再那么明目张胆了,都是悄悄的钻空子捞钱。
闵文蔚欣喜若狂:“三年后真要恢复科举?”
朱铭提前透露信息说:“各县学生,先到府里科举,此为府试。合格者到汉中再试,录取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