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朱铭。
孙傅说道:“可在左臂系巾为号,不论什么颜色皆可,左臂系巾者就是自己人。”
二人前往李邦彦宅邸,李若水派人把黄龟年也请来。
辞职报告打上去,李若水就来找李邦彦,劝道:“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虽然是圣贤教诲,但阁下赢得美名,却让奸臣当道百姓受难。阁下应该留在中枢,举荐贤才,扫清污浊……巴拉巴拉。”
既非异族,改朝换代为啥不可?
东京城里的陕西兵和山东兵,他们的家乡都处于战乱当中,自己又在东京饿肚子受歧视。如此情况之下,谁他妈还愿意为皇帝打仗?
更何况,朱大元帅对陕西兵很仁义,跟山东兵又同为起义军出身,陕西、山东的士兵投降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李邦彦坐在马车上,毫不掩饰言行,笑呵呵招呼:“清卿,且上来说话。”
“惜乎手中无兵。”钱伯言说。
种师中不置可否,似乎还在考虑。
史实上的宋江,在降而复叛之后,便是被钱伯言给捕杀。钱伯言还招降山东十多万贼寇,因此立功调任中枢,有“中兴牧守之首”的美称。不管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地方,此人都颇有才干。
“就我们几个?”钱伯言问道。
此人似乎昏聩无能,但他们是真没办法了,只能病急乱投医瞎搞,因为当时东京粮草已经耗尽。
黄龟年笑道:“恐怕种都指想守,麾下士卒也不愿再战了。”
尤其是孙列和宋江,等到朱铭攻城那天,百分之百要倒戈相向。
黄龟年说:“朱元帅攻城那天,请贵部左臂系巾为号,可避免伤及自己人。张叔夜的军队,也有很多反正的,阁下也不想跟山东兵打起来吧?”
“不送。”种师中说道。
如果是金人围城还好说,但外面是汉人义军啊!
李若水点头:“我会助那朱成功攻取东京,到时候再自杀殉国就是,如此便忠义两全了。”
不管是种师中,还是张叔夜,其实都不愿从贼。
皇城司提举最初由太监或武将担任,后来又规定太监不可染指。但宋徽宗把规矩全坏了,先是让太监提举皇城司,接着又让郓王赵楷出任此职。
但耿南仲还是经不住诱惑,想把自己的亲信推上去:“大理寺卿周懿文可堪重用!”
被李若水提醒之后,赵桓才说:“朕欲重振皇城司,士卒须扩编为五千人。”
不止李若水,就连李纲、秦桧、何粟等人,当时也希望李邦彦能拨乱反正。
黄药师就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