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又将目光看向三清处,眼神中稍带满意,只见其三人清光交辉相映,大道之高远,展露无疑。
三人大道不同,一者如水,顺天应命,有力而不显,同欲以拦求,如有阻碍,当可见其滔天之势。
一者如玉,又如天之净洁,顺天而行,阐述天道,如天边之云,高且远,凡俗不可求,动静之间,可显雷霆万钧之势。
一者如剑,又如清气游动,直来直往,无可阻碍,依凭锋锐,其芒不可遮掩。
不任外界变化,无论云泥,任其穿行摆布,终究直穿云霄,过而留痕,任人通行。
鸿钧看着这锋芒毕露的模样,眼中带着几分欣赏,又近观了片刻,这才将目光转移。
鸿钧看向鲲鹏处,只见鹏鸟临空,飞举渡无尽之海,海中有巨鲲相随,时而在海面上跃动。
二者相互追逐,可见其滔天之志,鲲鹏展翅之中,风云水相变幻莫测,大道不显于外,却显与微末之间。
鸿钧对此谈不上喜爱或厌恶,只是平淡,觉得其有几分巧思,倒也不失为一妙。
女娲的异象则与众人不同,其中生机勃勃,万物迸发之景中,却不见女娲于何处。
鸿钧饶有兴致的观看,眼中却越看越是欢喜,低声道了一句。
“此当为吾真传也,如此大功德之道,玄门虽不因尔兴,但贫道却不仅为玄门也。”
鸿钧开始在大殿之中踱步,每走到一人身旁,便会停下来观看一番,直至走至后土所在之处。
后土并不能沉浸在大道之中,见鸿钧走自身边,连忙要起身行礼,却被挥手其打断了动作。
“你且安心坐下,巫族不修元神大道,你能每次都到场,并且不曾分神,也算是向道之心极坚矣。”
“只是你可知,你如今的作为不过白用功罢了,若只是担忧贫道生气,大可宽心一些。”
“贫道并非是那斤斤计较之人,不过讲道而已,来或不来,皆无所碍。”
后土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诚实回答道:
“不敢欺瞒道祖,后土最初确实是抱着这种心态来的,第二次讲道后,我也知道祖并非小气之人。”
“只是道祖有所不知,我来此处听讲,其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自己之故,想着已经听了两次,最后一次若缺了也是可惜,还不如前来听讲,说不定这次听懂了呢。”
讲到这里,后土憨厚一笑,见鸿钧没有动作,又开口道:
“二则是因为巫族之故,眼下的巫族虽然强盛,但对洪荒而言,终究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