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自顾自说道:“算了,感觉我还得好好消化一下,资料拷好了我先拿回去研究一下吧。”
恭喜陈凡同学成功打断了李颜的装逼施法。
但马上,他就从李颜桌面看到了一个煞是奇妙的文件夹:“《三年也学不会的自动驾驶理论》总结”。
“这啥?”
“又名:三小时学会的自动驾驶理论总结。”
“那我得学多久?”
“争取比我快,不过这本书784页,说是自动驾驶,其实扯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也算是奇书一本了。”
七百多页?三小时学完?
陈凡突然释然了,“我看个der啊。”
竞赛在七月底,其实满打满算也就接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对陈凡来说这个课题是不可能一个月研究出什么成果的。
但对李颜来说,只差个东风。
“数学”技能提升的东风。
只要能力上去了,把该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掉,成果呈现这一块就不是问题。
没别的办法,学吧。
就跟计算机一步步突破一样,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数学。
但数学这玩意儿到了一定水平之后熟练度几乎是没有任何提升效果的,灵光一闪又不是什么能靠锻炼得来的东西。
李颜还真有些学不太明白。
技能数值是有提升的,计算机本身也跟数学有关系,李颜的逻辑能力摆在那,了解足够多相关知识之后提升到70分只能说是理所当然。
但似乎不太够用啊。
计算机到了70分已经很猛了,能充分发挥李颜其他能力的联动效果,一个人干出千军万马的气势来。
数学不是。
一方面可能这两个领域里,70%进度对应的水平不同;一方面这俩技能的要求也不一样。
计算机领域的全精通高手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一定非常强悍。
这也会那也会,交织联动,解决难解的问题,一人效率胜过百人团队。
但数学不是,数学讲究某一方面的极致输出——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数学领域的全才,但就整体来说,在数学江湖出彩的高人,还得是把某个功夫修炼到极致。
你的总评是70分,解决70分难度以下的问题轻松写意,但面对71分就全然没了对策。
我的总评才30分,但我就是有一招绝活,能把八九十分的难题都给干碎。
所谓灵光一闪,所谓天赐直觉,所谓“我悟了”。
其实单就这个科创大赛,李颜没必要逼自己整数学难题,以他现在的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