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还有什么好做的?”
曹海斌也皱了眉,看了老半天,“或许,让我们修改一下提提建议?”
“他这哪里是做了个骨架,根本就是把工作做完了。”阿辉放下鼠标在原地转圈,“大哥,曹总,海斌哥!这分析我们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出来啊,你知道的啊!”
曹海斌深吸一口气,半晌没说话。
“我们连思路都拿不出来,你觉得我们拿什么改?”
“等等等等,”曹海斌及时刹住车,“不改不是更好?”
阿辉一愣,“哦,搞半天还是回到你跟我说的话上边去了……嘿。”
他笑着摇了摇头,没再多言。
原本准备两天后就召开的工作推进会,最终延期了。
因为大家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没东西好深化。
大家以为李颜搞出来的流水线构建模型块只是“草图”,一打开却发现非常精细,该有的细节都有。
那或许只是做了典型模型,数量上有缺失?
结果非常齐全,齐全到李颜列为“特殊需求”的关键词里都有他妈15个构建模型。
那应该是数据还不准确,至少无法互相匹配?
答案是可以,不仅可以,甚至全部都能根据输入的具体参数自动匹配。
……那看看算法?
至少程序不可能是完整的吧?
结果该给的端口全给了,甚至连运算方法都经过了优化,测试版本同时放了三百个模型构建,输入数据之后一键匹配只需要两秒。
开玩笑?
至于李颜说得“效率计算公式”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看懂都费了好一阵功夫——毕竟是基于这套流水线智造系统的体系,拿头去优化自己理解都吃力的东西。
这是一套非常完整、有坚实数据基础、自成体系并逻辑自洽的系统。
研究来研究去,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
表面功夫。
李颜至少没有丧心病狂到把ui界面都做好。
但令人无语的是,李颜早就搞出来过“未来科技ui自适应设计库”。
他们甚至不用在里边挑东西,只要把在设计库里设置好需求,一键就可以生成一个平台的所有ui。
这玩意儿是为了超级生活圈设计提效做的,当初交给了孙淼,孙淼带着两个部门干了两星期弄出来,被大家称赞为神速。
孙淼还一直很避讳被夸奖,一直说“是李总厉害”。
不少同事还暗自吐槽过孙淼,觉得舔老板太过头。
现在看来……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