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特么八千万预购。
什么概念?
离他妈大谱的概念。
这数据再放两天,恐怕能去到一个亿。
咋的,在智能手机还没成为主流的年代,十三个人就有一个用蛟龙?
刨除用不了手机的人群,李颜这是完全覆盖了国内智能手机使用人群啊。
爽文都不敢这么写,纯属瞎勾八意淫。
信这个数字,李颜就可以二度重开了。
但是这不影响他之前的判断,这款手机一口气卖出去千万级的销量是一个“合理”的结果。
趁着热度卖上那么个把月,两千万台也就是个保守的估计。
至于更进一步,那也不是李颜现在能管得了的。
可能这两千万就彻底掏空了潜在客户,也可能才刚刚开始。
巨轮能修到多大是以后的事,现在最主要的是先启航。
李颜现在头疼的是人事任命的问题,这几个软件平台都需要带头人,除了饿了吧天然有个黎凯顶事儿,其他平台还真不好找。
现在各大平台的运转基本是按专项组分工的,成立了子公司,老板自然还是李春——其实也就是李颜把控,专项组组长工作上有些交叉,负责平台开发的最终不管平台运营,交给谁来做老大都不太合适。
名义上管平台运营的那几个负责人……层级其实都挺低的。
要怪就怪李颜自己管太多了,这些平台从构想到实施,基本都是过他的手,想找个贡献值排第二的都很难。
各位部长倒是有表露过兼任的意思,自己经营一家子公司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蛟龙手机度过了研发阶段,部门确实也到了需要重组的时候。
在现在的阶段,子公司的运营比造手机还更需要听话的管理层。
方向李颜定、决策李颜做、要求李颜提,子公司管理只负责落实。
等真发育起来,李颜也有其他更高层级的追求了,那时候再让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上任。
除了几位部长,最近也不少中层疯狂表现自己,李颜的人才备选数量倒是很可观。
“让谁来当呢?”他把孙淼的名字画了叉,又把刘立伟的名字圈了出来。
孙淼这家伙,野心不小,李颜已经让他当了手机业务的老大,是断然不能再让他统筹软件平台的管理。
刘立伟的成长非常可观,在各大软件项目启动的阶段,也算是除李颜以外唯一一个全程跟下来的人。
就是有点年轻。
不过在未来科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