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一一回望了过去。
见此情况,本欲再次出声呵斥的朱棣,也未再多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将之前汇聚在朱高煦身上的目光,转投向姚广孝、袁珙、袁忠彻三人身上,仔细的观测三人的一举一动、神态变化。
一时之间整个飘荡着禅香的佛堂庭院之中,变的无比安静,气氛亦是变的无比的诡异。
场中的五人谁都没有说话,攒动着手中的杯中浮沫,浅啄着杯中热茶。
姚广孝、袁珙、袁忠彻三人看似有意无意的在喝着手中的热茶,不过其三人目光则是牢牢的落在朱高煦的身上来回上下打量巡视。
过了许久之后,三人不约而同的收回了目光,眼中惊骇之意一闪而过,心中更是泛起惊涛海浪,握着茶杯的双手不自觉的抖了抖,激起茶水阵阵荡漾。
短暂的震惊之后,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彼此,想要从别人之处确认,确定自己方才得出来的答案,究竟为真还是为假,是不是自己看错了、或者产生了错觉。
不过三人回望向彼此之时,皆是从彼此眼中读出了彼此心中疑惑之意。
从而确定了彼此心中的疑惑,确定了不是自己的看错或者出现错觉。
毕竟大家都是这方的能人,就算一人看错,不可能所有人都看错。
得到肯定的答案。
直接把所有人都给干沉默了。
朱高煦乃是永乐大帝的嫡次子,靖难之役随同朱棣一起上阵杀敌,数次解救朱棣于危难之中,且作战勇猛在靖难之中立下赫赫战功,因其性格与朱棣极为相似,深得其心中喜爱。 又于战场之上,与诸多武将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想当初朝局稳定之后,朱棣生起立储之意时,其心中原本最想要立储之人,就是汉王朱高煦。
为这事,也造成了朝堂之上文武对立势如水火局面。
武将支持朱高煦、文官以祖制为引支持朱高炽。
此事,当时可是搞得朱棣焦头烂额。
之后朱棣找到他们三人,一一的给朱高煦看过面相,而得到的结果则是,朱高煦没有丝毫的帝王之相,反观如今的太子朱高炽,则是一副盛世明君之相。
最后也是因为他们几人之言,加上朝堂之上的压力,朱棣最后不得已,将太子之位传落在朱高炽身上。
但如今,之前被他们三人看来,没有丝毫帝王之相,不适合继承大统的朱高煦,身上的命格、面相则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般情况直接把所有人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实话实说吧。
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