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而红芪,尤其又多了脱毒、排脓等功能。
这种野生红芪,成色好的,一斤能卖十几块。
看这么大一片,不得挖出几十斤。
余秋堂看余秋原还在那边忙活,便自己动手挖起来。
红芪用的根茎,所以需要将其从地底下弄出来。
若是直接拔的话,基本职能拽断叶子,红芪根茎还会留在土壤里,就跟大萝卜似的。
必须小心翼翼将周围挖开,将需要的东西挖出来。
还是个细致活。
好在这边也没多余事,反正离天黑还有段时间,那就慢慢挖呗。
于是。
兄弟俩一个割松萝,一个挖红芪,各自忙碌。
干了个把小时,余秋原将能够得着的全部割完,用绳子将松萝系起来,背着过来,发现余秋堂趴在地上还在挖,便帮着他一起挖。
两个人就快很多。
傍晚的时候,天刚擦黑,这一片就被挖个差不多。
余秋堂站起身,不住用手捶着腰肢,酸得直不起了。
看来,只靠做这种事赚钱真不容易埃
说是靠本事,但实际还是靠身体打拼,若是身体支撑不住,那啥都做不了。 不行。
这次回家,一定不能继续这样慢节奏,还是应该想想其他办法。
傍晚,三人将此行的所有收获重新盘存。
首要目的的麝,一共抓到六只,五只活的,以及一只死麝。
其中两只成年的麝刚好是一对雄雌。
三只小麝则是一公两母。
余秋堂仔细观察,发现在杜鹃花丛里找到的那只小麝和和上面两只小母麝差别还挺大,无论是毛发还是长相。
不知是否同个种群。
除去麝,便是六张狼皮,三十多斤的松萝以及二十多斤红芪。
粗粗算下来,若是卖的好,怎么都价值一千多。
尤其是这几只麝,可是他的宝贝疙瘩,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看能否发展出自己的养麝基地。
别的不说,若是真能把麝养起来,等再过几年,办理好饲养许可证,以麝香的价格,他就坐着收钱便是。
盘存完,对所有行囊进行规整,留够一天的口粮,防止下山途中出意外临时备用,其他全部能够吃的吃掉,吃不完的就地掩埋。
轻装下山,只带回最有价值的东西。
次日清晨五点半,东方初亮,三人便背着行囊下山。
有趣的是,尽管很想赶紧下山,但还是在途中碰到顺便打到个狍子。
刚好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