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道昆想了想说道:“依学生来看,俺答汗内部问题重重,他年纪大了,甲之年,在漠南来说已是高寿。
偏偏以前身负孚望的长子辛爱黄台吉,没了。他的那几个儿子,甚至是弟弟和侄子,窥位之心,我这个外人都能看得出。”
王崇古猛地站定,“你是说土默特部可能会有内乱?”
汪道昆答道:“这只是学生推测。世事无常,终究会怎样,谁也说不好,学生只是提醒鉴川公,早做准备,省得事情突发,措手不及。”
王崇古听出来,汪道昆在提醒自己,但是由于他身负密令,又没法明着说出来。
他想了想,又问了一句:“太函兄,你出使土默特,与他们权贵多有往来,你觉得,土默特局势,关键之人是谁?”
“三娘子!”汪道昆毫不犹豫地答道。
王崇古点点头,“与老夫想象的一样,要想平衡土默特局势,关键在于此女。”
汪道昆没有出声。
要想搅乱土默特局势,关键也在此女。
他转移话题,指着那个煤炉子问道:“鉴川公,这炉子学生此前没见过,新近打造出来的?”
王崇古答道:“太原工厂里打造出来。大同一带多煤,用起来十分便利。此物据说是西苑兵仗局最先早打造出来,后来在京畿、山西、辽东等地普及开了。
太函兄这些年在江南,肯定是不多见。”
“此物甚好,过冬无忧了。”
“是啊。此外还有一物,就是热炕。外屋烧火,热气通到里屋砖砌床底下,再对开一烟道,里屋一点烟气都没有。有此物,再储备足够的木柴煤炭,再寒冷的冬天也不怕。
热炕在辽东尤其深受欢迎。谭子理此前给老夫来信,说起此事。说睡了那热坑,他在东南落下的风寒腿,不再怕过冬了。”
汪道昆欣喜道:“如此神物,可助我大明百姓在辽东地开垦拓地了。”
“是啊,老夫有时候觉得,太子说得这个工业,妙用无穷啊。只是出来的太晚了,要不然,辽东战局一点都不用担心。”
“鉴川公为何出此言?”
“大明九边,自正统年后,千疮百孔,沉疴日久,太子殿下竭力弥补,需要时日。而今东攻西和的战略,在稳步推行,也是需要时日。希望这一次,上苍能站在我们这边。
只要这次能在辽东顶住图们汗的进攻,开春之际就是我军大举反攻的时候了。”
汪道昆看着王崇古黝黑的脸,猛然想起一件事,似乎太子重用的人,除了中枢那几位,其余的脸皮肌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