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策反。还有少府监和太府寺领导的各家商号,都会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各种经济战争手段。
朝鲜就是被谍报侦查局和几大商社联手,搞成今日这样的局面。
日本除了每年两次的炮击,谍报侦查局和几大商社暗地里收买粮食、挑拨离间.种种手段也是他们衰败至此的重要原因。
大明现在在兵不血刃,玩软刀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长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播州粮食没法完全自足,食盐需要靠川盐,还有布、铁器、白等货品,都需要从外面引入。
唯一依仗的就是地势险要。
但地势险要意味着别人进来难,你出去也难。
到时候四川、云南、湖南、贵州四布政司找借口,把出入通路一卡,然后什么卖给你,什么不卖给你,按照参谋局的小本本来,看你能坚持几年?
朝鲜不到两年就乱了。
日本是半条汉子,扛了五年多终于还是跪了。
“西南部署,参谋局正在筹划。此前负责参谋局的文长先生调往西北,参谋局的事,潘先生可以兼一兼。”
胡宗宪和谭纶连忙给潘应龙递眼色。这是一条青云之路,赶紧把握。
“臣领令旨,愿意为大明西南安定出谋划策。”
“好,参谋局你领一份差事。不过杨金水、胡公,还有文长先生都说凤梧你是文武兼备。孤还有一份差事,需要你担当。”
胡宗宪和谭纶继续给潘应龙递眼色。
这是好事啊!肩上的担子越重,说明殿下越信任你。
胡宗宪和谭纶自知各自年纪大了,朝堂上坚持不了几年,总有告老还乡的一日。
可是他们自东南剿倭开始,聚集天下人才,劈薪斩棘,走到今日这一步,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两人也想着为这个集团选定后备领军人物。
王一鹗是一位,他是自个脱颖而出的。
潘应龙是徐渭和杨金水举荐的,由胡宗宪培养。
叶梦熊和宋应昌是杨金水举荐的,分别由谭纶和胡宗宪培养,先是去了一趟朝鲜,然后一个在东北,一个在南海,分别历练。
胡宗宪、谭纶、杨金水这些东南集团的大佬们很清楚,只有这样在地方和边事中不停历练的人才,才会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睐和器重。
潘应龙沉住气答道:“请殿下下诏,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孤要让你出任顺天府少尹,主持京城扩建!”
三人都愣住了。
什么!
京城扩建?
与此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