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放过我?”
——
李学武往卫三团去的路上,心里一遍一遍地琢磨着韦再可的消息。
无论真假,既然有风吹下来,就一定有因果关系。
他早就在想这个事情,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卫三团之行。
之前同王小琴谈过的计划现在可以继续进行了。
就在今年的五月份,李学武在卫三团同齐耀武等人说过,王小琴可以兼任保卫处处长。
一方面是延续了他分兼两职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借了目前三支的形势。
王小琴现在就担任着红星厂教育管理处的副校长,也是德育工作的总负责人。
李学武提一步,再挪一步,正好给王小琴腾出地方来,无缝衔接。
最重要的是,王小琴需要这份资历,方便她接下来在卫三团发展。
而李学武和董文学也需要有这么个人在这个位置上,帮他们顶一把。
李怀德的主动牵引,打乱了李学武和董文学的布局。
当初想的是,董文学回京,李学武直接去钢城。
但现在不能行了,老李有意削弱他们在保卫组一系的影响力。
代价给的很足,那就是李学武少走五年的弯路。
一饮一啄,必有定数。
李学武在保卫处两年的时间,培养了不少的青年干部,但在用人方面捉襟见肘,早就散开了。
能接住保卫组重担的,只有于德才一人。
但于德才的能力稍有心力不足,缺乏一线管理经验,有认知缺失的风险。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安排人来帮他顶一顶,度过磨合期的难关。
明年的晋级工作近在眼前,李学武迈一步,于德才也能进一步。
但他最多也就能担任第一副组长的职务,除非一年后集团化完成,大部室小处室的结构完成,他才有机会担任保卫处的处长。
近一年的时间,李学武不在保卫组,董文学也用不上力,更来了一个苏维德,没有王小琴的介入,李学武很担心于德才扛不住。
即便与老李谈妥了,要从保卫组挪走,但并不意味着他要放弃这份势力。
就算是老李,也没有奢望过他会主动割断与保卫组的联系,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于德才在,保卫组的那些他培养的青年干部才有时间和机会成长起来。
当然了,布局王小琴来红星厂担任保卫工作负责人是临时安排,更长远的需要他在未来的博弈中慢慢调整。
今天一个苏维德来了,他大动干戈,明天又一个苏维德来了,他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