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卫楼门口,沙器之带着人早就准备妥当,每一位来访的记者同志都有一份伴手礼。
倒不是什么贵重之物,而是一本影集,里面有关于轧钢厂的各处标志性建筑、工人们车间生产工作、地震中红旗下的抗震救灾现场、李怀德带领的志愿队伍在灾区等等。
很特殊,也很有代表性,其中一个单元是关于双预案从立案到最终审核过程中的工作照片。
李学武说的很精彩,但来访的记者只能凭想象在脑中勾画场景,难免的有失偏颇。
现在不会了,这本影集给他们来了一个情景再现,让他们穿越到了轧钢厂各个部门在工作时候的时间点去感受那种激情。
至于其中的文字介绍都是很简短,很有概括性的文字,寥寥几笔,点出关键就成。
当初李学武交代办公室做这个的时候于德才还一头雾水。
不过在上次的领导调研和随后各个工厂来考察时他算是搞明白了处长的心思。
当时说的又有多少人能全都记得住,但有了这本看似是影集,实际是宣传册的东西就都记住了李学武要表达的含义了。
这种东西无非也就是个洗相片的成本,对于轧钢厂来说算个什么。
至少保卫处的经费不差这点儿钱,回报率可是隐形的。
采访结束基本上就到了下班点儿了,李学武跟于德才交代了几句便带着沙器之下了班。
于德才答应的时候很痛快,可送走了李学武,却是暗自在心里嘀咕着,怎么又瞄上什么留学生参观了?
轧钢厂在城外,到海运仓的距离要比到四合院的路程长,且最方便的路是从城外绕过去。
即便是在下班的时间也不拥堵,更通畅,但要更多的时间。
所以当李学武下班到家后顾宁都已经换好了衣服在楼上看书了。
“给之栋办好了手续了?”
看了看坐在沙发上闷闷不乐的干儿子,李学武问了周亚梅一句。
周亚梅正带着他看一楼给老太太和李姝准备的房间。
“嗯,明天正好是周日”
周亚梅回了一句,又示意了一下屋里的摆设问道:“看看,成不成,不成的话我赶紧收拾”。
“成,有啥不成的”
李学武看着扎好的窗帘,整洁的床铺,叠好的被子,还有闺女的摇摇床里都铺整好了。
“老太太就是爱干净,收拾的干净就成”
“楼上客房我也收拾好了”
周亚梅先一步出了房间,站在门口说道:“其实老太太跟孩子住在客房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