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了大部分,只在部分条款有模棱两可的表述。
这本来只是塞尔维亚王国讨价还价的方式,却被奥匈帝国当成第二次羞辱。
乔治接到命令,君士坦丁堡所在的加里波第军区,和阿穆尔军区一起,继喀山军区、基辅军区、莫斯科军区、以及敖德萨军区之后,进入戒备状态。
除上述军区之外,华沙军区、维尔纳军区和彼得堡军区的部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进入作战状态。
这個情况对德国很重要,因为这三个军区可以对德国构成直接威胁。
德国人明显注意到这一点,威廉二世向尼古拉发送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要求俄罗斯帝国立即停止动员,否则德国将进行回应。
动员这种事,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
尤其是在奥匈帝国的军队,已经开始向奥塞边境移动的情况下。
康拉德的25个计划,现在只剩下3个,即主攻俄罗斯帝国的“r计划”,主攻黑山和塞尔维亚的“b计划”,以及同时和三国开战的“r+b计划”。
在经过第一次动员后,奥匈帝国一共有48个师,康拉德将这些部队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应对俄罗斯帝国的a梯队,和进攻塞尔维亚、黑山的巴尔干集群,以及用作总预备队的b梯队。
a梯队一共9个军,分别组成第一、第三、第四集团军。
巴尔干集群规模较小,只有4个军,组成第五、第六集团军。
组成b梯队的第二集团军同样由4个军组成,这是康拉德手中唯一的机动部队。
在得到德国的承诺后,康拉德将第二集团军调往巴尔干,这个决定引发德国的强烈反对。
在将第二集团军调往巴尔干之后,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就只剩下28个师,如果这时候战争爆发,奥匈帝国将无法为德军提供足够的帮助。
尽管毛奇承诺会在击败法国之后立即将主力调回东线,但是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总参谋长会议上,毛奇给出的时间是大约六个周。
根据俄罗斯帝国和法国的协议,如果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必须在15天内,向德军发起进攻。
威廉二世并不知道乔治制定的计划中,俄罗斯帝国会隔岸观火,所以即便俄罗斯帝国履行约定,向德国发起进攻,规模也会极其有限。
以威廉二世对尼古拉的了解,一旦俄罗斯帝国投入进攻,那么就会全力以赴。
为了攻击法国,德国将主要兵力集中在西线,东普鲁士只有普里特维茨将军率领的第8集团军。
第8集团军现在只有个名字,要等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