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广陵郡和下邳郡遭受黄巾最少,为何金茂迟迟不进徐州北四郡?”
“要知道,青州黄巾大多遭受徐州北四郡侵害,这才难以扼制。”
“若是徐州刺史早日出发,而不是仗着兵锋,侵吞百姓田产,那青、徐二州黄巾早已平定!”
“何须我等在这谈论?”
见众人迷迷糊糊,分不清真假,许攸就追问孔融道:“我听说孔议郎的结义兄弟盛宪在吴郡任太守。
不知可有收到回信,言说扬州黄巾动乱?”
孔融摇头道:“不曾。”
“那不就是了!”许攸举例说明:“金茂在扬州担任刺史期间,就连数十万的山越叛乱都能剿灭,如今青、徐二州不过些许黄巾,为何迟迟不能剿灭?”
许攸总结道:“真正导致青、徐二州的祸根就在于金茂!”
“他有能力却又不为国家做事,一直停留在淮阴县,止步不前,这是想要干什么?”
“要造反吗?!”
此话一出,众人被代入其中,不管许攸的话是真是假,事实摆在那,不由得引众人怀疑金茂的目的。
曹操却听得漏洞百出,刚想要出言为金茂解释,却被袁绍用眼神制止。
曹操默默把即将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他也是袁绍集团的一份子,要是得了好处就拆台,那这个圈子就容不下他。
若是出了这个圈子,那曹操身上的宦官印记就再也抹除不掉,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事。
没有曹操捣乱,许攸向着袁绍拱手道:“袁中军,我提议,大家联名上表,罢免徐州刺史金茂之职,勒令其交出兵权。”
袁绍心中暗喜,表面上却装作为难的样子道:“这样不好吧,临阵换将,若是军队发生哗变该如何?”
许攸继续说道:“徐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迟疑一天,他们就要遭受一天的磨难!”
“还请您带头,为徐州百姓做主!”
袁绍“迟疑”道:“那让谁去徐州当任刺史一职呢?”
“陶议郎。”许攸举荐道。
原本还在看二人演戏的众人,没想到天上掉馅饼砸到头上,纷纷恭喜陶谦的同时,又毛遂自荐。
于是,袁绍又丢出九江郡守和豫章郡守当诱饵,钩得这些人纷纷要联名上表罢免金茂。
曹操在一旁看得吐槽不已,明明可以直接抢,非要脱裤子放屁。
袁绍跟这些名士又有什么区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