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脑袋也不会想到,金茂来自后世,肯定会防着他这样的“创业者”。
就算是孙坚,金茂也防了一手,从未将良种的母种给出去过,全是子种,只能种一两次就会变回原样的那种。
淮阴县。
这段日子,关羽可算是伤透了脑筋,一头扎进琐事里就没出来过。
他没想到,仅仅是日常训练、开支、出行就能够令他焦头烂额,更别说还要剿匪、守城,甚至处理百姓纠纷。
说来也有趣,本地官绅都不太理会百姓鸡毛蒜皮的琐事。
关羽本就是贫贱出身,先跟刘备后跟金茂,两位都是非常重视百姓的人,这也使得关羽很是重视百姓的事。
随着关羽做出一两件维护百姓利益的事被传开,整个淮阴县都知道有位姓关的老爷能为民做主。
于是,大事小事都要来找关羽评理。
关羽不愧是猛男硬汉,明明被烦的要死,仍然坚持着。
这就导致陆地上的事,没法及时处理。
黄盖知道情况后,非常贴心地接过指挥棒,让关羽全心全意成为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谁知,关羽非但不领情,还怀疑黄盖夺权。
黄盖便问:“关云长,这可是军务!耽误军机该当何罪?”
关羽丝毫不肯推让:“我的事情,你不用管,出了问题我自会负责!”
两人不欢而散。
导致关羽天天脚不沾地,不是跑去县东处理耕牛的事,就是跑去县南剿匪,顺便为百姓处理一趟冤屈。
不到两个月时间,淮阴县百姓就离不开关羽,对黄盖反而无感。
这天。
刘备来到淮阴县,刚想和城门守卫套近乎,就遇上关羽带人出城。
“听说了吗?淮阴戴家附近的农户,上个月上告到关校尉这儿,说是侵占田亩。”
“这事多新鲜啊!又不少见。”
“可关校尉就是要管啊!我看今天啊,戴家怕是要见血哦。”
听着附近百姓的议论,刘备不禁感到好奇,给城门守卫塞了几个大钱,道:“兄弟问个事,那位关校尉似乎有很高的民望啊。”
守卫掂量一下手上的重量,便开心收入怀中说道:“确实如此。”
“我家关校尉自从来了淮阴县,那大小豪强望族,哪个敢在百姓面前大声说话?”
“万一把事情闹大,关校尉的大刀可不讲情面,就像那淮阴徐家非要来触霉头。”
“关校尉可不惯着他们,拿起一丈长的大刀一通砍,哎哟,那场面…”
守卫是个爱吹牛的话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