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意味十足。
然而,刘焉才不鸟刘表。
一个屁股都没坐稳的荆州刺史,怎么敢这样对一位实权州牧说话?
“景升这话说的,好像我与蔡校尉有私人恩怨一样。”
刘焉贴脸开大:“难道你们就连一丝一毫的信息也不透露吗?”
蔡瑁如坐针毡,当即起立作揖道:“身体不适,我先告退。”
不料,刘焉麾下校尉张鲁起身继续输出:“我听说蔡校尉乃是荆州刺史的小舅子。”
“怎么?今日这么重要的场合也要逃遁吗?”
然后,张鲁面向刘焉拱手道:“主公,我看咱们还是趁早回益州备战吧,留在此地不过是浪费时日!”
刘焉也顺势起身赞同道:“公祺(张鲁表字)说的不错,我也正有此意!”
说罢,挑衅地看了眼刘表。
其实,刘焉之所以受邀来开会,目的有三个。
一是拿南郡巫县、秭归、夷陵三地作为益州屏障,占据长沙上游,以此阻拦金茂进犯。
二是来荆州拿好处。
因此,刘焉要在各方面占据上风,好在接下来的谈判里夺得优势。
至于会不会谈崩,那不在刘焉的考量范围之内。
孙坚那边已经传出消息,金茂很想灭掉刘表。
一个随时要崩盘的刺史,刘表拿什么跟刘焉谈判?
这也是刘焉的底气!
见到刘焉要走,刘表慌了神,近乎哀求般看向蔡瑁。
虽说刘表和蔡瑁二姐只是定下诸侯级别婚约,尚未完婚(诸侯半年),但名义上已经是一家人。
蔡瑁满脸憋屈,当场怀疑这门婚事是不是做错了。
要是蔡瑁还要强行离开,那跟刘表联姻就成了笑话。
两家不仅不会更进一步,还会因此结仇。
就在蔡瑁进退两难之际,蒯越站起身,朗声道:“益州牧若是这般鼠目寸光之辈,就请回吧!”
“荆州与您结盟,还不如不结盟!”
“至少关键时刻,不会被盟友在背后捅刀子!”
刘焉顿住脚步,翻身看向蒯越,好奇地问道:“你是何人?”
蒯越不卑不亢,拱手道:“荆州从事蒯越。”
“原来是襄阳蒯异度!”刘焉含笑道:“久仰大名!”
刘焉怎么会不认识蒯越,这位曾经可是大将军何进身边的东曹掾。
只不过,刘焉仗着地位,刻意彰显身份。
在洛阳,刘焉是九卿之一,到了地方,刘焉是州牧,不管从哪方面看,都碾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