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你所言不无道理,但实施起来恐非易事。商贸往来需时日积累信誉,农耕水利亦非朝夕之功,至于监管之事,更是难上加难。你可有具体方案,确保这些举措能顺利推行?”金茂的语气虽缓和了些,但仍旧带着几分考校。
诸葛亮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陛下请看,此乃臣详细规划之方案,每一步皆有明确目标与时间表,亦有应对突发状况之策。臣愿亲自督办,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金茂接过竹简,细细阅读,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之色。朝堂之上,气氛也随之一变,似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解决国家困境的一线曙光。
谁知,金茂话锋一转道:“孔明,你的建议非常好,但立储之事不能再插手。”
诸葛亮闻言,心中虽略有波澜,面上却依旧保持平静,他微微欠身,言辞恳切:“陛下深思熟虑,自有圣裁,臣自当遵从。然,国家大事,非一人之力可成,臣虽不直接涉于立储之事,却愿以全局为重,为陛下分忧,助陛下安定朝纲,确保国家未来之平稳过渡。”
金茂闻言,目光闪烁,似乎在衡量诸葛亮的每一句话。他缓缓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孔明,你向来以大局为重,朕心甚慰。既如此,朕便赐你全权,除立储之外,凡关乎国计民生之要务,皆可先行裁决,再报于朕知。”
朝堂之上,群臣闻言皆是一震,这意味着诸葛亮在朝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其智慧与才能将得到更广泛的施展空间。而诸葛亮本人,也只是淡淡一笑,心中明白,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他必将倾尽心力,不负所托。
“臣领旨,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诸葛亮语毕,再次躬身行礼,其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仿佛已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风雨挑战。
而后,金茂又唤来金临批评道:“金临,你身为大皇子,此次对诸葛亮的提议若能有更深的理解与先见之明,而非等到朕开口才恍然大悟,朕会更加欣慰。记住,为君分忧,不仅在于执行命令,更在于预见并解决问题于萌芽之中。你需多向诸葛亮学习,他的睿智与远见,是我朝之福。”
金临闻言,面色微红,低头认罪:“儿臣知错,定当铭记陛下教诲,日后定会更加勤勉,提升自我,以不负父皇厚望。”
金茂见状,微微点头,语气缓和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且与诸葛亮一同,负责此次改革事宜的辅佐工作,从实践中学习,增长经验。朕相信,假以时日,你亦能成为国之栋梁。”
金临听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