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的地方,金哲对此十分上心。
只要在此地做出一番成就,金哲就能证明他比大皇子要更加优秀。金哲与助手深入敦煌郡的乡村与城镇,首先着手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他们与当地官员和教育者紧密合作,将节水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和实地考察,让孩子们了解水资源的珍贵与稀缺性,学会简单的节水技巧。同时,他们还组织了一系列以“节水小卫士”为主题的竞赛,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节水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成人层面,金哲推行了节水知识普及讲座和技能培训,邀请水利专家、环保人士走进社区,为居民讲解节水技术和家庭节水小窍门,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水行为。此外,他们还利用地方媒体和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节水的重要性,营造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为了检验节水教育的成效,金哲团队在敦煌郡设立了多个节水示范点,包括农田灌溉系统改造、公共用水设施升级以及居民小区节水改造项目。这些示范点不仅展示了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还成为了节水教育的实地教学基地,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市民前来参观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郡的节水成效逐渐显现,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减少,地下水位有所回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金哲的节水行动不仅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为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证明了金哲在节水工作上的决心和能力,也让他深刻体会到,通过教育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节水型社会建设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一步步变为现实的伟大实践。
而后,金哲回归正题,开始为修建坎儿井做准备。
这是一项惠及百姓的大好事,本以为会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万万没想到,金哲遭受的第一重阻碍就来自当地百姓。
“为什么?”金哲不理解,问华歆道:“华歆,我们明明是为了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让大家都能受益,为什么村民们会有抵触情绪呢?”
华歆叹了口气,解释道:“四皇子,你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村民们也有自己的顾虑。一来,他们对传统的灌溉方式习以为常,害怕改变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二来,修建坎儿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劳作;三则,是信任问题,他们还不确定这项工程是否真的能为他们带来长久的利益。”
金哲听后,眉头紧锁,但他很快振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