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咐群真之后,武庸当即化身纵地金光先入丹阳、再往蓬莱,驻足半日之后,纵地金光一息百里,自东州略天渊、入玉京,过玉虚殿而不入,直入道庭最深处的帝宮。
此刻,游仙台便立在这泱泱帝宫的正中心。
见四周无甚侍从守卫,武庸疑惑着迈入帝宫,帝宫之中极为空旷,似是能同时容纳万仙或坐蒲团、或坐云团,两侧的蟠龙金柱似天柱一般,排排耸立。
只可惜,道庭的帝宫历来无主,除两万余载之前,那位龙帝坐镇过万年,之后便少有开启。
武庸迈入帝宫,环顾四周无人,便迈着步履缓缓走进的游仙台。
【也是,这般仙器,何须侍从守护呢?】
行至游仙台前,武庸只用灵光微微一触碰,其上便与此刻已经化作七神天的泥丸宫交接,其中只有两道选择。
入道军听用,以道法与神通划分序位与道饷。
领衔一军,以道军规模大小受饷,以及单独负责不定的任务。
武庸自然是想都没想便选择了第二项。
便是此举,一阵轻咦一声蓦然响起,惊得武庸汗毛倒竖,而下一刻,武庸便被无法反抗的力量拿了起来。
几经颠倒之后,武庸勉强止住身形,望见最顶端那底座的健硕老,立刻便绷紧了身子,深深打了个稽首。
“拜见祖君!”
然上方的祖仙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武庸。
“嗯,你是开辟了阴世之人-东州武庸。”
“只是,你至今也未渡劫,为何敢入这人劫呢?”
“神仙大道虽好,死了可就万事皆空咯!”
作为辟阴世之人,自证半条神仙大道之君,武庸自然是有资格让诸仙记住他的名字。
按理说以此人走出了端倪的神仙大道,本不该掺和进这般跨界征伐的,毕竟,九州至今,也唯有这一位走出了神仙大道影子的。
若是损了在古界,实在是可惜!
说不得,数千载甚至万载后,九州便会有半个“神仙”、真正的神仙,又多上一脉仙道。
姜祖眸光微垂,想来也是有些犹豫,他并不是不顾九州未来之人……
“我九州的仙道底蕴比那后天神魔大道的荒域应当强上不少,传闻仙道可是与先天之道同等的大道。”
“有祖君坐镇,有独孤剑仙为先,我等又是援军,应当还是进退有度的。”
“庸自以为还有些自保的手段,当可一搏。”
武庸不知这祖君的脾气,也不敢夸口,亦不敢过于内敛,只是寻常对答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