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谢过平原君!”赵括听到平原君的热情召唤,忙向着平原君拱起双手,朗声答礼。接着,在众士子目光的注视下,赵括神态自若地寻出一条路来,往平原君下方右手的第一个席位趋步而去。
赵括大将军见惯了大场面,此时早已没有怯场的感觉,众目睽睽之下,只见赵括大将军不慌不忙,轻轻一甩披肩,稳稳地依礼挺身跪坐。
“嗬少年大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好风采!”
“赵括文武双全,实乃来日赵国之中流砥柱!”
“这就是赵国的大将军,天赋奇才的赵括,怎么如此年少?”
赵括甫一落座,只听四下里议论声响了起来,来自列国的士子,或赞美羡慕,或出言质疑。但亲见这少年大将军受到平原君如此礼遇,众士子心想,过会儿且看,这赵括到底辩才如何。
甚至有来自他国的士子幻想着,若是能辩论难住这年少得志的赵括,自己岂不是可以大出一把风头。
(今日第三更,求月票、求推荐谢谢书友们的支持!)
,鞍和马镫,赵括凡经画出了大致的模样。对大半生钻知贼帆打造的公孙元来说,三天打造出来,算不上太难。亲耳听到一级技师公孙元的承诺后,赵括欣慰地点头笑了笑,接着又简单交代了一下火器霹雳子的保密事宜,随后,便安然起身离开了冶铁作坊。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该放权时应适度放权,这是大将军赵括奉行的准则之一。身为统帅,赵括需要做的是指引方向,验明成效,若事无巨细皆亲力而为。那十个赵括也会给活活累死。
正是赵括这种适度的放权,最大限慕地调动了军器坊及御林军一帮心腹干才的积极性。穿越近两年来,从兵器的革新,到御林军的组建,源源不断的成果证明,赵括此举堪称英明。
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学,被赵括活用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之世,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军器坊门外,赵括只见司马乐禾拱手相送,至于一级技师公孙元,他此时正沉迷于赵括刘侠的马鞍、马镫图形,时而埋头思索时而写写画画,已经进入了工作的状态。
“乐司马请回吧!”赵括飞身上马,双脚轻轻敲击马腹,枣红色的战马驮着赵括渐渐远去。
赵括对公孙元未能前来送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