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政和出谋划策,但不能令其独断。
就像李广一样,可为将,但不可为帅。
………
第一次北伐匈奴汉军大获全胜,并没有耗费多少兵力就摆平了东北和辽东等地,还夺下了河套之地,为朝廷提供了一处天然的养马牧场。
缴获的牛羊更是有四五百万头,现在正准备分批次运回长安,匈奴的势力被极大程度削减。
卫青这次更是接过了大将军的位置,不过实际上徐恭还是有节制诸将的权力,即使是大将军也要听命。
目前来说朝廷中皇帝之下依然是丞相,刘彻其实也想过削弱徐恭的势力,毕竟他是个多疑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百分百相信。
不过考虑到徐恭一大把年纪了,就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其创办太学德高望重,儒党法党没有哪个人敢当这枚刀子。
或许徐胄要比徐恭好控制的多,他本质上是个文人,还不怎么有主见,相对周亚夫而言更好拿捏。丞相徐恭和大将军卫青率领十万兵得胜回朝,长安举城欢庆,刘彻也亲自带领百官在外迎接。
这是朝廷主动对匈奴人的第一次胜利,成果远远超过了预想,自然非常高兴。
鬓角斑白,神态沧桑的徐恭走在最前面,他的身后当然就是意气风发,年轻气盛的卫青了。
刘彻见大功臣回来。笑脸相迎着走过去。
徐恭也赶紧下马,朝着他行礼:“臣参见陛下。”
“末将参见陛下。”卫青同样如此,昔日大将军窦婴的惨状犹在眼前,他自然是不敢再居功自傲,而是将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
以最谦逊的神态面对陛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卫氏能一直存在。
“两位是我大汉的功臣,快快随朕进京。”刘彻大笑着为两人引路。
城内已经有不少沿途欢迎的百姓了,虽然对外战争费了很多钱粮,但此时对百姓的影响其实不大,朝廷打了胜仗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这几年“崇儒法,抑诸子”的策略已经颇具成效,百姓心中树立起了民族这杆大旗,大汉的魂魄也是这时铸就。
“朕听说霍去病斩了白羊王和匈奴人的右贤王?”刘彻看似随口提了一句,实则心里非常关心,他是真的喜欢霍去病这位少年将军。
能打仗,长得帅,性格忠诚的将领谁能不喜欢呢?从给予的封号冠军侯就能看出,冠军意为“勇冠三军”很是贴切了。
卫青恭敬的点头:“的确如此,去病作战非常勇猛,他对骑兵的造诣甚至要超过末将。”
刘彻随机“哈哈”大笑了起来:“好,不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