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人的赞扬。
这是在电影结构上的一次尝试,而不单单是故事情节这么简单。
多线叙事的电影有吗?
有!
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就开始用起多线叙事了。
但有多线叙事到《两杆大烟枪》那种程度的吗?
知名的很少了。
国内后来有个宁姓的华语新手村手的两部《疯狂》,也是用的多线叙事,突出一个巧,但明显里面的势力没有那么多,是精简过的。
可以说《两杆大烟枪》就是这种类型片的开山之作,巅峰之作。
“当然,请恕我暂时不能把名片说出来,因为还没开拍呢,只是在脑袋里有个构思。”
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黄泽把话题扯了回来,“好了,不说这个了,咱们还是聊现在的《樱桃的滋味》吧。”
回答了一堆问题,大家终于心满意足地散开了,《樱桃的滋味》开始了第二轮放映。
而黄泽则是开始去其它首映的主竞赛单元刷脸去了。
一嘛,这样就不用重复着签名了。二嘛,能进了三大主竞赛单元的可以说都是各个国家的电影人里排在上面的那一批了,多卖点面子,认识些人,总是没什么坏处的。
有时候,名望就是刷脸刷出来的。
人家后世经常没作品也来艳压戛纳威尼斯啊什么的女星不也成为了女星里的顶流了?
……
在黄泽到处刷脸的时候,职业影评人们也在各种媒体报刊上写下来对黄泽片子的评价。
【车窗便是银幕边框,人物之眼便是摄像头,好多镜头让我甚至怀疑主角和配角在拍摄的时候究竟有没有见过面,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黄的影片。】
【比起黄的前两部片子,这次明显多了很多人文思考,且是探讨生与死的庞大命题,这绝对是一部值得你买上录像带回家里静静地一个人观赏的影片。】
【平淡的镜头,黄最擅长的配乐也没有多少,直接导致这一切像是真实发生的一件事,而观众就是在暗处看着这件事的人,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说教太多,影像太少,最重要的是结尾,我真的觉得那段结尾很没必要,如果在男主躺进坑里便完结,观众可能会更喜欢本片。】
评论是有褒有贬,黄泽后来也注意听了一下观众的评价。
也确实有不少人都觉得最后的结尾处理的不太好。
但是,即使如此,黄泽也没有改的想法。
都成这样了,改个毛啊改,没法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