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不作休息,便待在公司的剪辑室里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在这段时间内,经过刘振伟的汇报,黄泽这才意识到,港岛电影史上的那一件事,终于是来了。
哪怕《济公》提前半年上映,那个王映祥依然是亏了一大笔钱。
而他,作为几乎是血本无归的一个片商,和其他七大片商联合起来,在5月份成立了一个跆北市片商公会国片海外联谊小组。
这个公会跟港岛制片商们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是把二百五十多部已经收了片,但还未完工的台资港片完工。
二是成立监察小组重新商议港星片酬。
三则是改变之前的买断制,以抽佣的方式来发行港片,简单点,就是票房分成,票房一千万以内,抽百分之二十,票房超过一千万,抽佣百分之十五。“哦,然后呢?”黄泽看向刘振伟,明知故问,“港岛其他制片商怎么回复的?”
“一个月会开个会商议一下。”
“明星片酬,向华锵表示会出面和明星们协商,基本都是这样的。”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承诺。”
“是这样的。”刘振伟点头,“我感觉得到,其实大家并不太把弯弯片商的这次逼宫当一回事。”
“有人算过,如果他们不引进港岛的片子,那么最多最多两个月,他们的院线里就没新片子播放了。”
“欧美日电影,弯弯是有拷贝限制的,刚刚够塞牙缝。”
“他们总不能放弯弯电影吧?除了那么一两个导演,整个弯弯拍的基本都是不怎么受观众喜欢的艺术片。”
“本来艺术片倒也能赚不少钱。”说到这里,刘振伟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些弯弯人背地里是这么传的,弯弯艺术片里能赚大钱的,九成利益都让黄总您赚了,他们简直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
“怪我喽!”黄泽耸了耸肩,然后就冲着正在笑着的刘振伟做出了个下压手掌的动作。
“不要笑了。”
“他们做他们的,咱们依旧我行我素就好,片必须严格控制,电影也尽量保证一个大家都能赚钱的程度,做到互惠互利,双赢。”
“不要以为对方就真没片子放了。”
“你看吧,最后吃亏的肯定是那些电影公司。”
黄泽微叹口气,“电影这东西,又不是粮食石油,我离了你就活不了了。”
“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弯弯放开好莱坞电影呢?”
“怎么可能?”刘振伟道,“他们规定的……”
“怎么不可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