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抚州的位置时,周全已经将有关战报从题本堆里翻了出来。
紧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其递入了陛下手中,随后那抓着题本的手便缓缓收了回去。
到了这会,朱慈烺的大半心思虽还在江西进兵为何如此迅速上,但他也察觉到了题本已经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待他翻开题本细细看了一遍,那本已皱起来的眉头却又皱得更紧了。
题本里说的简练,常冠林所部攻饶州只用了两天,攻打后面两座县城各用了一天,待到这题本发出之时他们不但已攻克了这条路上第三大的城市,前锋斥候甚至都已撒到了距抚州二三百里的地方。
若换成其他时候,朱慈烺看到这样的报告可能会感到高兴,但此番江西之战筹备已久,鞑子便是痴傻也当能从各种渠道获知明军正要大举来犯的消息。
这等情形之下,常冠林这一路人马还能走得这么顺畅,除了鞑子主动放弃之外又怎可能有旁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鞑子为何会主动放弃饶州和后面的几座城镇呢?
要知道这饶州非比寻常,他不但是从山区进入鄱阳湖平原的要道,更还对福建有着颇强的控制能力。
若是朱慈烺于清军主帅易地而处,他必定会在察觉到敌人大局来攻的迹象后加强此地防御,又怎会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将其让出?
清军大抵有旁的盘算,只不过现在还看不透彻罢了。
“传旨,让常冠林仔细粮道和周遭动向,命张鹏翼的水师尽快打通长江水道。”
“领旨。”
周全在将陛下这番旨意一字不漏地全都几下之后边去外间拟旨了,而朱慈烺紧锁的眉头却也在说完这句之后略略舒展了一些。
他知道鞑子如此动向必定是已有了一番准备,但只要张鹏翼的水师能够顺利进入鄱阳湖便能通过这一系的水脉直达平原各处。
届时就算清军真能在地上以一当百,可常冠林有水师相助便先一步立在了不败之地。
此等情形之下,他们除了在水师的驱赶之下落入一环环重围之中,大抵也就没旁的路可走了。
心念及此,朱慈烺的眉头便又舒展了一些。
这倒也不是他盲目自信。
明军水师对清军是能够形成碾压的,就如江南之战时,在一艘艘战船的隔绝之下,哪怕清军的确已处在巅峰状态,可最终的结果却也是小儿挑衅成人一般。
当然,清军占着两淮自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打造战船,可似这样的军队又岂是造上几艘船便算是成了的?
你给一个刚刚放下锄头的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