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祖泽清则一脸惊愕地看着这个大了自己许多的表哥。
他能理解在全军溃败之时率先撤退,但不认为在这等时节有空做那么多事。
只是他对自己的这个表兄也是颇为服气,略一思量便应了下来。
说服了自己的这个小表弟,吴三桂心中自是松了一些,可当他看见那队正在不断前冲的骑兵时,他的心中却也不由嘀咕了一句。
这倒是个重新归明的好机会,只可惜.唉~~~~~!
他不是大明的忠臣,自也不会是大清的忠臣。
此时明清双方的处境早已不似前二年那般,若非有迫不得已的理由,他也是真真有心学一学胡茂祯等人。
当初投清的时候,其部士卒家眷皆在山海关左近,待到李自成率兵北上之时他更已在京城内应的配合下让家眷脱离了农民军的控制。
可现在呢。
漫说北京还在清军手中,便连山海关一带都已是鞑子的地盘。
此等情形之下,他要是搞点逃跑之类的事情当还能得到兵卒们支持,可要是想改换门庭恐怕当时就得成了旁人的晋身之资。
“砰!”
“砰!”
“砰!”
就当他颇为惋惜地看着豪格的背影时,比之最初还要密集几分的火铳声却将他惊醒了过来。
此时最先突出的那支骑军已游弋到了“大西军”侧翼,另还有一支骑军正在脱离主阵,而在见到这般布置之后,吴三桂于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豪格的真正盘算,只是在他心中却是半点都不看好。
他自不清楚前面的仗打成了什么样,亦不晓得当面的“大西军”会有何种应对。
可他知道刘文秀根本就没能拿住明皇,这一切都只是那个小皇帝给豪格设下的局而已。
更知道寻常临敌之时,两方主帅都得在探明一切之后才会展开真正的决战,现在那小皇帝分明就是在以有心算无心,判错了关键信息的豪格又怎会有得胜之机?
就如他所料一般,朱慈烺在布阵之初便已将宿卫中军安顿到了后军两侧。
此时李国翰虽已接近到了“大西军”侧翼,但面对极为严整的步兵方阵,他这支偏向于轻甲骑兵的队伍也只能在远处放箭,却不敢贸然发起冲击。
“主子,咱的箭射不穿啊,要不请王爷调些白甲过来吧。”
“莫指望了,咱就是来探探虚实的,流寇不漏破绽,白甲怎会出来。”
李国翰一面答着麾下军将的话,一面却是接连往前放了两箭,可就如那军将所言一般,这两箭虽都命中了同一个敌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