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前的连队精锐部队每10发消灭一个鬼子的话,这支小队最多每2发就能干掉一个鬼子!
像王喜奎这种变态,更是基本上做到了一枪一个的水平,极少失手!
现在他们比赛的不是什么2百米爆头了,而是选择400米爆头或者300米瞄炮楼射击孔击毙机枪手这种上强度的挑战。
因为200米爆头已经是每个狙击手最基本技能,几乎没有失手的了。
这种高效的战法,加上飞雷炮小队日趋熟练的距离测量手法,让飞雷炮的命中率也提升很快,从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七十实现了质的飞跃。
河源县周边的炮楼都不够用了,带着他们绕着河源跑了一圈,李云龙把平田一郎彻底打自闭!
把所有的实力最后集中回河源县城紧密固守,并且再三发电请求战术指导。
哪怕宪兵队和伪军便衣队仍然没有捞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反而在日益壮大的武工队面前吃了不少亏,损失了好几十名队员。张大彪把一连三五成群分散出来,足足发展起来了二十多个村庄,在这些村庄里面,少的都发展起来七八个民兵,多的能拉起一个班。
加上俘虏伪军改造出来的2个半区中队,短短一个月,张大彪的一个连,很快就变成了正规军将近一个营,游击队超过2个连的喜人局面。
要不是任重要求他们低调,张大彪都忍不住要竖起独立团的旗号,开始在河源大肆招兵买马了。
因为这边打掉据点以后,城外山区基本上再没有阻挡他们发展的障碍。
不过张大彪他们经过在实地的发展后也清楚,在河源确实没有大发展的基础,当地老百姓比杨村这边还要穷困,一百家里面起码有90家没有什么余粮,如果拉起来更多的队伍,光是吃饭问题张大彪就无法解决。
现在这个大几百人的粮食问题,张大彪都要从团部这边想办法从外面运进去,要不是任重提前给他们准备好了从骑兵营抢来马匹组成的辎重运输队,这个吃饭问题就会难住他们。
然而这也不是持久之计,相对于根据地本地人口来说,脱产人口太多了,在根据地附近的乡镇想要购买到足够的粮食根本没有可能性。这也是总部没法驻扎太多部队最直接的原因。
现在拱卫总部指挥中心的,除了一个特务团,就只有外围新一团、独立团两个团,任重再就知道,独立团窝在杨村,绝对不会有大发展的机会。
在原来那个时空,独立团大发展成为一个万人规模的超级大集团,正是突围出去后四处开,到更广阔的敌后发展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