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这边需要的耐火砖和坩埚,这次使用了大量钢制构件后,坩埚的形制和大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胡仁涛那边按照任重提出的新需求和条件,土高炉的支撑有钢架,炉内的容量放大了一倍左右,日产量比起一号高炉和二号高炉理论上将会增加将近百分之八十左右。
另外一边,开矿的队伍已经按照任重的指点位置,找到了煤矿、铁矿和铜矿,另外还找到了一个小型的石灰矿。
基本上在河源这边把冶炼的配套上游也搞定了。只是这一次任重准备要长期发展,这些矿山的开发,任重采用了分布式,采矿的人和转运的人分开,在矿山2里开外设置了矿石转储和粗加工工场,采矿这些人都是从堡垒村发展起来的核心积极分子。
但是粗加工工场的全部雇佣当地普通老百姓,按照每天工作的成果,发放一斤到二斤粮食作为工钱,虽然说这个工钱在外面县城算是比较低的,但是山村里面,这已经是一个吸引人的好差事了。
所以任重这边的工地虽然多,但是可以调动的人手也不少,就是有些费钱,河源本地的粮食今年价格还算平稳,比根据地总部那边还低一些,一个大洋能买20斤,雇工任重都搞来了上千人,一天就是一百多大洋的工钱要发出去。
要不是任重又卖了了十公斤青霉素给张万和,还收了一批大洋--张万和知道任重要建设河源基地,也不好意思全部拿字画来抵债。
现在青霉素在北方这方圆千里都形成了渠道,最大部分都卖到京畿那边的富人们,现在根据地的财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加上原来需要高价大宗采购的军需现在基本上自产自销了,张万和采购的目标都转向民生产品,比如粮食、这些上面,经过几个月的周转,根据地已经积累了十多万大洋的存款,达到了历史新高!
张万和甚至还有余力为边区那边送过去了5公斤青霉素支援,原本付大洋就有2倍以上利润,现在改成字画支付为主后,张万和这边的利润起码达到5倍以上!
任重这边实现了主世界财务自由后,对于这笔糊涂账根本不在乎,手里收到了200多幅这个时代的大师或老或新作品,暂时也没有出手的需要。
倒是那个马舒雅女士,已经从上次的交易中尝到甜头,转手就赚了上千万,已经几次致电任重询问有没有新的画作要出手。
她好像是笃定任重有了一个获得名画的渠道一样,一直盯着任重的动向,希望吃掉第一手货源。
毕竟现在玩艺术品的人多了,还有更多的人想要用艺术品来达到一些特定的目标,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