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规模化的土地都不胡乱开荒。
赵刚对于任重的这个要求执行很好,加上煤炭提前大批量开采使用,哪怕是山区里面都不再以柴火为主要燃料,让任重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保住了太行里面这宝贵的绿水青山。
考虑根据地仍然是被小鬼子轰炸的高危区域,任重建议不要在城市附近建设火电站这种太明显的大目标,而是继续在山区寻找合适地形低调建设,
现在根据地这边防空力量薄弱,大型基础设施暂时都要尽量避开小鬼子空中侦察和轰炸。
把工厂建设到山里,小水电具有天然的隐蔽性,任重优先让根据地这边发展小水电,现在建设周期快,设备生产也很成熟,是快速扩大根据地电力供应最好的方式。
对于各个地方的河流小溪,任重让人去调查研究,但凡能上个50kw以上的水能资源,只要不是太过人烟稀少交通极其困难,都可以考虑开发出来。
通过依山傍水在山区开发的新工厂,可以隐蔽开展各项生产,在现阶段来说,这就比啥都强。
至于新光复的潞州各个地方城市,暂时不开展工业建设,通过在周边建设高射炮基地,逐渐形成防空网络以后才开始在城里发展工业。
现在先让独立团麾下的军工产业翻1番再说!
河源和杨村原来56半自动月产量2000多,56机枪100多,82毫米迫击炮50多门,rpg火箭筒50多门,107火七八门,按照任重新规划,一下子翻倍就非常可观了。
如果新钢材冶炼成功,那就加上山炮和高射炮的生产,每个月至少也有20门,不过以根据地的人力,差不多也就这样了,毕竟很多工作还是需要有一定技术的工人,根据地这边不比边区,吸引外来人才非常困难,任重这样一搞,基本上把新占领地盘上的工人都吸纳差不多了。
电波载着任重的计划,先把基础设施要求传递给了独立团,在赵刚的主持下,先行开展建设工作,矿产资源图和工艺设计这些图纸,还需要人肉传递给根据地,任重也急不来,不过好在前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时间,这也不算浪费。
把根据地产能拉满,一个月就能多出一个甲种团设备,对于现在快速发展的八路总部来说,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毕竟他们被封锁在里面,原来只能靠缴获,现在终于实现了自给自足,实力每天都在增加。
距离旅长下一次出击估计要不了多久了。
大章第二更!求推荐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