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鞍山,随即拆走了昭和制钢所2/3的设备,连同其他的物资共7万余吨,其中包括第二炼钢厂、第二初轧厂、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的重要设备,从而使昭和制钢所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全厂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烂摊子。1946年4月15日大熊撤退以后,果脯政府接管了昭和制钢所,并经过改组,成立了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由于国民党政府忙于打内战,无心恢复生产,整个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在整个果脯接收管理期间,偌大的鞍钢只勉强开工22个月,共生产9500吨钢!
整个大东北一个个工厂到处是断瓦颓垣,冷炉残机,一片凄凉。
等于把一个完整的工业基地变成白地一样,都需要从头开始建设。
看过历史,任重不会放任不管,因为一个完整的大东北,至少可以让新生的龙国减少10年发展时间。
这样配合黎明研究所技术和大东北的工业基础,任重相信很快就能把千疮百孔的龙国在十年实现新生!
今天的泰源,只不过是任重的第一次试验而已。
现在看起来,一切都还不错。
不到一个月,这种重工城市就恢复了生机。
钢铁厂、兵工厂等全部都开始重新生产,并且在不断扩大产能。
机床厂依托运输过来的工业母机,也展开了大规模的机床生产工作。
从泰源周边原来根据地土高炉炼出来的粗铁,源源不断的运到了西北钢铁厂,然后在这里变成铸钢、特种钢材变成了更多的机械设备,成为工厂和军工的源头。
从日产50吨到日产200吨,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从200吨到500吨,还不到一个月就完成,这才受制于电力供应暂时停止扩充产能的步伐,但是生产线设备和车间仍然不断在生产。
等着4*6mw新电厂建设成功后,西北钢铁厂将会迎来一波更加猛烈的产能爆发。
目前来看,任重在矿产地实现就地土高炉炼制粗铁,将粗铁运输到西北钢铁厂精炼的策略,已经初步显示威力。
粗铁的土高炉产能几乎每个月都在翻翻,毕竟那个建设周期短,一个月就能见效,加上贴近矿产地,运输也方便,加上不需要电力,现在也不怕小鬼子轰炸,土高炉产能只是受限于当地的人力。
第一更,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