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连,像泰源这样的大城市,现在也不到10个防空高炮连,防守的地方太多,防空火力的漏洞太大了。
“任先生,我们虽然已经尽量在让火箭工厂加工生产红旗i型了,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只有十一套红旗i型零部件用于组装,今天还用掉了一套。”钱教授有些无奈的苦笑道。
他知道任重的习惯,对于提供详细设计资料的产品,起步就是十套的生产量。
因为任重对于这些有绝对的信心,哪怕第一枚失败了,经过总结和微调后,肯定也会成功的。
现在火箭的本体和推进剂已经成熟了一带,红旗比起东风快递来说小太多了,完全是一个缩微版本,所以生产出来十套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时间仓促,现在导弹研究组同时开启了东风快递和红旗两个产品线,从东风快递i代成功后,ii代也在紧锣密鼓研发,红旗是i代对空的改进分支,火箭本身没有太多困难,但是寻的和控制方面又是新课题了。
好在经过了一番努力,在任重提供的相对详尽基础资料下,第一代终于算是赶出来了。
饶是如此,雷达方面的仿制现在还有几个难题在克服,特别是电子方面的问题,哪怕任重提供了不少资料,但是这个领域在当今都是尖端的,好多基础设备都要自己研究,进度就未免有些慢。
导弹的雷达用磁控管,现在都还在技术研究中,这个东西在主世界倒是不稀奇了,现在微波炉到处都能用到,任重甚至拆卸了几台微波炉的磁控管给雷达研究组去参考。
不过这些基础的东西没法一蹴而就。
就像晶体管计算机,现在虽然说第一代机器接近成功了,但是由于缺乏实体参照,全靠任重提供的资料瞎子摸象,磕磕碰碰向前走,总是要费时间去积累的,现在他们的速度相比历史上研究的速度来说已经快太多了。
从1947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制出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晶体管)开始,一直到1955年才完成了第一代800只晶体管计算机的研究工作,从无到有了8年!我国研究计算机大致从1953年开始,从电子管计算机开始研究,历史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是1958年研究成功的,而且是仿制大熊,这研究时间都足足了5年多。
当然同老大哥给资料不全也有很大的关系,任重这个资料是全套完整的,相比之下,不存在方向走偏的风险,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那些晶体管怎么样稳定制造出来。
以现在的工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涉及到很大材料上的突破工作,所以哪怕是抄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