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先前是弟兄们想差了,以为自己人聚集在一起,更能打,更好抱团复仇。
可是于镇泽说得没错,人家凭什么给你装备,给你补给,甚至还要给你开路?
就一千多人能对关东军做什么?
老实说,以他们的本事和渠道,一人搞一支步枪不是什么难事,可是一千多步枪的散兵游勇能成什么气候,难不成还能从头开始重新打出一支东北军来?
别做梦了。
于镇泽打消了兄弟们的幻想,也重新激起了他们的心气劲儿,反正都是打鬼子,加入八路阵营又怎么了?
之前看不穿或者不看好都无所谓,现在的八路可今非昔比,飞机坦克大炮人家什么没有,比果脯嫡系还要强大几倍!
左参谋那边对于于镇泽的工作效率还是很满意,虽然说现在摆开了进攻的架势。
七路半,塞北军区都已经攻进去了一部分。
但是实际准备工作千头万绪,百万大军一动,牵扯甚大,别的不说,单是吃饭就不是一件小事情。
幸亏现在边区和晋地夏收获得丰收,豫北、冀中的夏收虽然略微错过一些季节,抢收一下,勉强也够当地所需。
大批量的旋耕机普及,把耕种的效率提升了很多倍,大幅度降低了种植人工需要,这样扩军从游击队半脱产抽调几十万人出来影响就不算太大,加上化肥和有机肥的使用、水利工程建设开辟了大批量水浇地,把亩产量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像边区和九原那边水利工程动手早,依托黄河、延河等形成了数百万母水浇高产地。
晋地这边经过了大半年劳动力的水利建设,同样形成了几百万亩灌区高产地。
一直困扰根据地的粮食问题,现在暂时不用担心了。
至于明年,有了齐鲁和冀中这片肥沃的土地,经过新一轮建设后,又会形成新的粮仓,粮食问题就更加不是什么问题了。
对于左参谋来说这些都是小问题,军事上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比如进军的向导和情报工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
原本左参谋是不好找到合适的人选,抗联绝大部分都逼入了深山老林中,熟悉东北的侦察情报人员极度稀缺。
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于镇泽经过一番努力拉起来了一千多东北军,这些东北本土土生土长的人,对于当地情况再熟悉不过了。
对于左参谋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听到于镇泽的回复,左参谋爽朗一笑,心中也一块石头落地。
当兵吃粮拿命拼,脑袋都提在裤腰带上面,还是有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