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就都腾挪到了亮剑世界,让亮剑世界的人首先拍照做了一个照片的全集,然后才让吴教授他们将这些原稿拿走去研究。
对于这个资料,任重没太看重,毕竟这个在主世界是半个世纪以前的老古董了,在任重看来拿着也就是做一个参考。
这个早期的ok-150小型反应堆,堆芯设计高度为1.58米,当量直径为1米,由此计算出其功率密度高达72千瓦/升。堆芯内部构造精细,由219个燃料组件组成,这些组件以三角形栅格的方式排列,每个组件之间的间距精确控制在64毫米。在这219个组件当中,有189个组件各自包含了36根燃料棒,而另外的30个组件则各自包含了30根燃料棒。这样整个反应堆堆芯中总共有7704根燃料棒。
性能方面,ok-150型压水堆单堆热功率为90兆瓦,原始设计的轴功率1万3千马力,热转换效率不高,从动力看,马马虎虎现在也够用,但是燃料更换周期太多了,只有三到五年,对于潜艇这种大杀器来说,这点年限自然是不够的,所以购买到这个设计材料后,任重给研究团队的目标起码要把燃料更换周期提升到10年以上,不能局限在大毛的水平上面。
单纯这个大毛早期的粗糙原始版本的性能和安全性,历史时空上可是出了不少问题,对于其中的主要缺陷,任重也查了不少资料,所以任重根本不敢放心装上船去,要求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
好在小型反应堆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四代的技术迭代优化,每一代移动反应堆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基本的改进思路不算太保密,赵大庆那边搜集到了很多关于ok-150缺陷和改进方向的思路,再加上后续几代先进堆型的发展趋势,所以吴教授他们能够在50年代就看到几代核反应堆技术发展脉络,对于他们这样的天才来说,这些思路才是最宝贵的。
对于他们的启发非常之大,现在国内铀工业已经形成了规模,产能稳定提升起来,铀工业基础原材料部分已经没有几年前那么缺乏,所以现在有充足的原材料来开展试验建设工作。
项目组确认了任重这个ok-150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后,开始三班倒的组织人员研究吃透ok-150内容,另外一边直接就按照ok-150初始版本堆直接开始搞起来,而且一来就是搞了两个试验堆。
现在人力物力没有那么缺乏,倒是时间比较缺,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东西研究出来后对于东大的意义,这是毫不逊色于和平弹的东西,甚至更加重要!
要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